第二百四十一章 德国入侵波兰(1 / 2)
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国军队入侵了波兰,正式拉开了后世称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三大欧洲帝国的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帝国解体,原本其领地内的各少数民族纷纷独立,诸如捷克斯洛伐克、芬兰、南斯拉夫以及波兰等国家,这些所国家形成的欧洲态势被称之为“凡尔赛体系”。其中,波兰第二共和国人口约两千七百万,领土面积为三十八万平方公里,在全欧洲排第六位,也是东欧最大的国家之一,但随着德国与苏额逐渐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内战的创伤恢复,这些独立出来的新兴小国深深感受到两个欧陆强权国的威胁,同时其本身国力又不足以与之对抗,遂开始寻找盟国以保障其本身安全,而波兰开始寻求阴国和发国的支持帮助。
阴国和发国虽然是传统盟国,在一战中对抗德国和武装干涉俄国内战时期都是并肩作战,但面对波兰的请求则有了不同的回应。阴国为了保持欧洲的均势不愿意过分削弱德国而令发国变得更强,所以,对于波兰的请求予以拒绝。阴国人认为波兰是发国人的盟友,这对于阴国本身并无益处,而波兰的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发国的影响。换句话说,倘若法国背弃波兰,后者在欧陆上即会丧失唯一的有力盟友,波兰也将在军事上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欧洲大陆上其他的小型国家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三国组成了所谓的“小协约国”, 波兰在寻求邻国盟友的过程中也想加入其联盟,但遭到捷国的拒绝,因而怀恨在心。两国间又彼此煽动其境内的少数民族冲突,捷国煽动波兰内的乌克兰人,波兰则鼓动捷克的斯洛伐克人反对捷克人。在波兰领土四周,仅有罗马尼亚始终与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一九二一年三月还曾签订同盟条约,以应对俄国的威胁。
德国对于波兰的敌视程度甚至超过阴国和发国等敌对国家,原因包括阴国对德国的态度转向容忍,发国军事思想转为防御性质为主,故而不易另起战端,而且,在一战结束时,德国只丧失了阿尔萨斯、格林两省给发国,这两个省在历史上曾经多次易手与他国民族成分复杂而难定其归属。但是,在波兰的情况中,德国丧失了西里西亚这一重要的工业产煤区、割让但泽这个纯粹德国城市以及“走廊地区”给予波兰,在名义上成为独立的“利伯维尔”,导致德国本土与东普鲁士分隔,严重限制了德国的发展。一战致使德国丧失帝国时期的13%领土与12%的人口,其中波兰瓜分的最多。出身自德东一带的塞克特对波兰更是痛恨,曾说道:“波兰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是与德国本身的需求不可调和的,波兰必须灭亡,而且一定会灭亡。”魏玛共和国总理约瑟夫;;魏尔斯曾公然发表过“波兰必须受到惩罚”的言论,而阴国首相大卫。劳和。乔治也曾经说过:“波兰被给予的太多,以后会造成大麻烦。”一九二六年六月起,德国开始对波兰进行关税战,并对其境内德意志侨民宣传复仇主义,鼓励其分裂运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