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入:渐入正轨(2 / 2)
曹亚东的性格也很爽朗,他愿意与柳如山这样的粮食经营前辈多沟通,互通有无。
点到即止,柳相对没有继续深入这个话题,但是他知道将来的曹亚东绝对是玉米购销的领头羊,这时候搭上这条线,会为自己家的生意纵向拓展打开局面,而曹亚东也会加快在玉米这个点上的蓄力发力,最终共赢。
......
时间就像水,不经意间就会悄悄的溜走,眨眼间柳如山去南方已经三个多星期,随着华遵市场南方稻谷的逐渐饱和和对于家人的惦记,柳如山坐上了返程的列车。
可以说着二十几天的行程让他获益匪浅,不仅仅是金钱上的,还有眼光,视野,包括经营理念上的。
三周的时间,他跑遍了淮北,苏江,惠安等一些城市,向华遵发出了5个车皮,4个半挂的稻米,建立了两个长期的优质供货商,收集到大大小小四十几家加工厂的详细信息,同时制作了第一批彩印稻米包装,试水了两千袋彩色小包装,反映良好。
这次他回来又拿到了制好的另外几种不同数量的包装版本,希望与几位朋友交流探讨一下。
南方的市场很巨大,潜力无限,很多的经营理念和方式也刺激到了柳如山,特别是靠近明珠市的苏江,他们的那种现代化快节奏的流水线加工方式,更是让他眼前一亮。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玉米,通过柳相对的建议,他也着重考察了这一个市场。
南方平原居多,而玉米主要集中在丘陵地区,种植量不是很大,但是饲料厂和酒厂遍布,因此对于玉米的收购量非常巨大。
而北东地区的春播玉米的数量是巨大的,以前自己去北东的时候,很多供货商都曾经问过他是否有玉米的销路,但那时候的自己无意经营这一领域,所以没有松口,这次的南方之行让他看到了一个更加巨大的市场。
这一切,都源于儿子的一个建议,让他不禁倍感骄傲和自豪。
没错,儿子的眼光和思路的广度让他骄傲,这个甚至比自己能挣一大笔钱都要骄傲。
......
店里的邓薇这几周也是忙碌的,由于南米的热销,加班加点成了常事,早到晚归也似乎成了一种常态,这让柳相对感觉有些愧疚,但是看着她脸上日渐多起来的笑容和从容,柳相对还是开心的。
环境和经历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邓薇,正在逐渐适应着迎来送往,适应着与学校里完全不同的节奏和各色人群,脸红的时候越来越少,淡定和自信越来越多。
她在从内而外的改变,这个改变让柳相对越发认定了邓薇是一个可塑之才。
而柳相对现在主要的精力却没有放到店里,自从母亲的腿拆掉石膏来店里帮忙以后,他白天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外面。
他在向着乡下走。
这段时间,除了车皮和半挂到货,他基本将自己绑在了华遵主城区外的乡镇上,当然付出的出租车费用也是可观的,但付出这些钱却很值得。
华遵现在的经营模式是小商贩走街串巷,大一点的在主街区开店经营,泾渭分明。
可华遵地理意义上的区域很大,方圆一千五百平方公里,十三个镇,九个乡,人口接近六十万,在如此广阔的区域内要想拓展开销量,仅凭自己的一个店铺和几十位零散商贩是远远不够的,这个市场,大有潜力可挖。
柳相对之所以考察乡镇,是因为他有一个想法,就是将父亲的店面扩展开,直接辐射到距离城区比较远的乡镇,或直营,或找到优质的分销商,前期铺货,帮助他们打开市场。
千万不要小看分销的力量,一个两个可能效果不明显,但十个八个甚至更多,整合起来的销售力量绝度是恐怖的,后世连锁经营的巨大成功让柳相对记忆犹新。
效果很好,这段时间柳相对找到了很多有意向的加盟客户,原因是随着‘如山’这个彩色包装的销量增长,借助南粮一时无两的强劲风头,更多的人知道了柳如山,知道了县城中现在绝对排位第一的粮食经营商。
接下来柳相对要做的就是等父亲回来后对意向经销商进行筛选,确定重点的发展区域,统一规划,制定统一的价格。
一切有条不紊,所有的前期铺垫让自家的小小粮店逐步走上了正轨,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做大做强,指日可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