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大秦体系(1 / 2)
加入大秦体系,成为大秦人。
大秦人包括汉人,以及加入的诸民族。
有没有利益?
诸族王公琢磨了起来,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利益嘛!
这种情况秦峰已经考虑到了,没有更大的好处,这些人岂会轻易放弃现有的利益。于是乎,秦峰将早已经画好的大饼扔了出去。宝座上亲自说道:“诸位不可误解,但凡加入大秦体系的。朕会明诏,册封为族主,世袭罔替。诸族部落首领,皆册封为族录,帮助族主管理族中事物。大家团结一心,共建华夏。”
徐庶一旁解释,族中的事物还是族主说了算,并隐隐透出民族强盛了,你们这些族主就更加尊贵了。
番邦王公们松了口气,小番邦之主琢磨一番后,立刻同意了。他们很快就同意加入大秦体系,是有自身考虑的。比如草原的小民族,族王并不是世袭罔替,往往族中一个部落强大起来,这个部落的首领就会成为新的族王。旧的族王运气好退位,运气不好全家就被斩尽杀绝了。百多年换十个八个不同家族的族王,是常有的事情。
而加入弘武皇帝的大秦体系,那就背后有了大靠山了。世袭罔替,自己的家族子孙万代都是族主,这样的诱惑,是这些人无法拒绝的。
军机处的军师们大声赞扬着同意的番邦,心里却是再说,“没有远见,当你们的族人生活在我们之间,你们这些族主最多也就是没有封地的王、公。皇上只不过拿出一些俸禄,就能够收服这些番邦,真是绝世的国策!”
然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于这些番邦之主来说。自己的家族并不能恒久的掌控全族。而加入大秦的体系后,反倒可以世袭罔替,这样的机会无论是为自己考虑还是为子孙后代。都是要抓住的。所以说,弘武皇帝秦峰的这个政策。还是双赢的。
西北的羌族、氐族亦是散落的部落联盟,所以,很快也同意加入大秦的体系内。这些部族加起来人口也没有百万,而日益强盛起来的匈奴,乌丸,单个就有百万族人,已经有了些国家气象。
赛桑、塌顿早就废除了部落联盟制度,他们的地位不会像小族王公一般轻易动摇。所以。他们得到的利益没有小族大,以需要回去协商为名,暂时婉言谢绝了。
秦峰十分不满,但也不能因为匈奴、乌丸不加入就暂停这个计划。于是,秦峰将匈奴、乌丸先期扔在一边,与其他民族商议具体的加入大秦体系的事宜。
大雪皑皑中,弘武皇帝秦峰过了最忙碌的一年。整个朝廷也过了最忙碌的一年,一天年休假都没有。
弘武二年二月,西北、草原诸族,开始全面加入大秦体系。弘武皇帝秦峰。连续颁下诏书,丹书铁卷册封加入体系的族王为族主,部落首领们为族录。世袭罔替,永为本民族贵族,管理民俗事物。
民族、民俗,一字之差,就代表了这些族主失去了许多东西。然而他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世袭罔替,永远是本民族的族长。地位崇高,直如后世君主立宪制下的君王一般无二。
中原是繁华的,后世异民族来中原。根本原因就是要占据花花世界,享受生活。所以当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你能够来中原生活。诸民族百姓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加入到了大秦国籍。多数人愿意进入内地生活。
一千八百年前的土地多得是,各村开垦千百亩就能够安置很多人。弘武皇帝秦峰立刻诏令户部做好安置工作,小村分十几个,大村分几十个。有些部落诸人家底殷实,只要在城中买得起房子,就可以进城居住。
“我们是大秦人!”诸民族十分有归属感。
而当时的汉人也在朝廷的不断宣传下开始转变,不在只说民族,而是民族意识的高度逐渐被国家意识的高度取代。便如同后世我是华夏人一样,也开始说:“我是大秦人!”
后世许多年间,世界称呼华夏为唐人,唐人也自称是唐人。而在此时,弘武皇帝的大秦,已经即将完成这样的转变。国家才是盛世的开端,秦峰的国籍法,成功为子民带来了全新的国家意识。当前大秦的国土,后世华夏的疆域,得到了真正实质性的扩张。
弘武皇帝更是在邺都皇宫附近,划出了一条街,修建百家豪门大宅,安置各地族主,成为民族街。这些族主们尝试着来到繁华的邺都居住,享受到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奢华生活后,早就将族人望到了脑后,也不打算返回苦寒之地。什么刘备东吴忘记荆州,乐不思蜀,都无法与之相比。
值得一提的是,羌族王太后云罗没有来。秦峰顾念昔日的情意,并打算儿子云秦长大后,就将他封在羌地,所以没有为难她。
而到来的族主的年轻的后人,一个个挥舞着票子,化身成为了纨绔子弟,立刻就在繁华中腐化堕落了。弘武皇帝很愿意看到这些,经常指示道:“民族要团结,这些人消费可以打折嘛。”
若是一般君王绝对无法实施这样的一个体系,秦峰多年来的宽厚仁德的威望,起到了绝对的作用。诸民族信任他能够为自己带来好生活,所以才心甘情愿搬家到千万里之外的内地生活。
然而还是有一些问题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