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 / 2)
虚拟背景屏浮动着一幕清新典雅的书斋背景,伴着时隐时现的温香与鸟鸣,思维开始侃侃而谈:“我们今天讲的话题是‘科学与信仰’。人类认知世界万物靠的是科学,人类追求存在价值靠的是信仰,科学与信仰密不可分,信仰只有建立在科学体系基础上,对于未知及已知的事物才能理性,才不困惑,才非迷信。
同学们,人类文明就像一条河流,它的上游是什么?哲学。哲学解决世界观最核心、人生观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我们到底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条河流的中游是什么?是我们的文化,包括思想理论、精神信仰,下游则是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的问题。如果处于上游的哲理逻辑枯竭污染,必将导致中游的思想信仰空泛混乱,造成下游的实践发展步偏入极。朱子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只有上游固本清源,才能指望中游水流平稳,才能期待下游波澜壮阔,人类文明的长河才能滔滔不息。”
到这,思维神情渐渐冷峻起来:“我们,科学及信仰问题的源头在哲学,哲学务须并能够指导信仰与科学,是哲学通过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性认知,抽象升华出存在普遍规律、核心价值,再应用到各门具体科学与社会实践,使科学与信仰能够在辩证理性的轨道上持续发展。如今,我们在宇宙方面对黑洞、暗能量难以把握,生命方面对经络、意识束手无策,这是哲学与科学的倒挂造成的。这种倒挂是从爱因斯坦相对论开始的,它标志着科学正式走到哲学前面,这不是科学的过错,而是哲学的问题。同时,哲学的停滞不前,更导致人类思想信仰乃至社会实践领域的一系列困惑与滥觞,表现为迷信滋生、道德不振。大家看看身边,医疗有红包回扣的问题,教育有择校补课的问题,学术有抄袭剽窃的问题,环保有滚滚红尘的问题,更有人为博个来世的圆满,义无反顾地抛出身家性命。人类科学看似前程似锦,民众信仰仿佛花团锦簇,实则进退维谷、举步维艰,在核心价值及关键技术上的死结始终解不开。
我们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恰恰在于不知根本。孔子讲‘一以贯之’,即有一条根本线索贯穿哲学、文化与实践,忽视它,科学就难发展,文明就无正信,实践就出问题。可以,面对当今科技阻滞、**多发的局面,不解决哲学、信仰根本性问题,不解决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一切都是隔靴搔痒、雾里看花、扬汤止沸、缘木求鱼。科学与信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具有自身规律,其存在问题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加以解决,更需要我们从文明的起出发,廓清人性脉络,找寻发展正途。
今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再次明确一个共识:人类要在东元时代生存下去,必须回过头来,吸取孔子的智慧。也就是,孔子的智慧里有解决存在与发展、科学与信仰问题的答案。那么我们要问一句,孔子真正的智慧是什么,儒学乃至中华文明的根本到底是什么?”
思维看到有人举手,便请他发言。
“仁义!”彭勇起身,很确定地回答。
“你看。”思维了前排就座的雪芙。
“孝吧……我不好。”雪芙对讲话没有完全理解,仍在消化回味中。
“还有吗?”
“忠恕。”廖凡的男中音在一片思索氛围中响起。
正当思维准备继续演讲的时候,“中和”——一个声音低低地传来,引起了他的注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