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风云诡变(三)(2 / 2)

加入书签

战至7月23日,德军马尔维茨集群主动后撤。俄军一度展开追击,但在遭遇了几次堪称屠杀的伏击之后,只得脱离接触,任凭马尔维茨集群在德军第10集团军的步兵接应下,军势齐整地返回文尼察。

截止7月30日,除了文尼察突出部之外,俄军基本恢复了德涅斯特河以东的战线。但却被迫中止了之前在德涅斯特河上游地区发动的攻势。

俄军在乌克兰逃过了一劫,代价是高昂的:第5集团军遭受重创,损失超过10万人,两个师取消番号,不得不由德涅斯特河西岸撤回的第8集团军接管其大部分战线;乌克兰第1和第2预备军在反攻文尼察的战斗中伤亡惨重,亟需补充;乌克兰第3和第4预备军虽然守住了雷布尼察,伤亡同样不小,技术兵器也损耗严重。配属的坦克营和装甲车营只剩下不到四分之一的车辆可用。

后果是严重的:几度濒临崩溃的奥军第1集团军得以幸免于难,切尔诺夫策到利沃夫之间的大片土地再度沦入敌手,不久前被赶回普鲁特河对岸的罗马尼亚军又开始蠢蠢欲动……

更让阿列克谢耶夫头痛的是,此战之后,大本营也好,西南方面军也好,短期内注定没有像样的预备队可用。

阿列克谢耶夫知道。其他战线上的情况还没好到不需要预备队的地步。

西北方面军虽然依托楚德湖、普斯科夫湖与韦利卡亚河之地利,暂时遏制住了德军的攻势,但却被迫放弃了波罗的海舰队主要基地——雷维尔港(塔林),德军沿海岸『逼』近芬兰湾深处。战线距离首都彼得格勒只剩下三百多公里路程。

西方方面军为保存实力,不得不主动放弃了明斯克,大步退守西德维纳河到第聂伯河一线,前线距离旧都暨全国铁路枢纽——莫斯科——还不到五百公里。

不再遥远的东部战线,驻守乌拉尔山一线的乌拉尔方面军与驻守乌拉尔河一线的伏尔加方面军,虽然在华军北方与中亚两大方面军联合发起的“六月攻势”中密切协同,挫败了敌装甲突击集群从奥伦堡地域突破乌拉尔河的企图,但由于西部战线全线吃紧,兵员与物资优先供给西部各方面军,东部战线的两大方面军一个多月来几乎没有得到任何补充,很有可能无力应付敌军的下一场攻势。

随着土耳其投降而一度平静下来的高加索战线,近来却由于华军从波斯、美索不达米亚两个方向的推进,以及土军高加索战线司令官穆斯塔法-凯末尔的异动,逐渐变得紧张起来。

高加索方面军原本就是诸方面军中实力最弱的,之前又抽调了两个主力师驰援西南方面军,如今只剩下5个不满编的师,加上驻守波斯首都德黑兰的1个半师,却要防御一条超过一千公里的弧形战线,明显力不从心,阿列克谢耶夫不得不考虑收缩战线——第一步就是要从华军正在『逼』近的德黑兰撤军。

至于巴尔干战线,自从驻守阿德里安堡(艾迪尔内)的两个俄国师将防务移交给英军并乘船前往敖德萨之后,俄军巴尔干集群只剩下最后一个师驻扎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城内,就整条战线而言,这支俄军的存在仅具有象征意义。

西部战线的德军刚刚结束一场攻势,需要时间补充休整;高加索战线的华军与凯末尔叛军缺乏可靠的补给线,不足以构成实质威胁;眼下最令阿列克谢耶夫担忧的,还是华军重兵威胁的东部战线,只要中国人能够持续改善他们的补给线,获得足够的兵力兵器支持,东部战线被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可是我已经没有预备队了,一个师,不,恐怕连一个营都没有了。何况我还要面对疯人院里放出来的苏维埃,小学生组成的临时『政府』,幼儿园参加的救国委员会……我的祖国到底受到了多大的诅咒,竟然落入了这帮人手里!”

阿列克谢耶夫心中唏嘘不已,直到司机再一次回头提醒他:“将军,我们可以走了。”

“伊万,在前面掉个头,我们去皇村。”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