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经典(1 / 2)
第186章 经典
2018-04-15 作者: 金无彩
第186章 经典
二月初二,龙抬头。
这世上锦上添花的人总是多过于雪中送炭。既然邹家行情见长,自然有一些以往做过些不妥事情的人此刻上前示好。是以,翰林院忽然十几个人联名上折子,替邹家小大郎邹甸请功。
明宗一边看折子一边笑:“要说邹家这几个,还真是沈迈说的,但给点儿机会,必定还朕点儿光彩。瞧瞧,邹小大郎还真是争气,掌院大学士瘫了多久,他就一个人埋头干了多久,这一大套历代六经注疏集,竟然被他整理出来了。”
孙德福在一边屈指默算:“可是不容易,小三年了啊!不过好在掌院大学士没瘫的时节,给他留了纲目,他干起来也算有个依据指导。何况,我听说前前后后还有好几位同门同科多多少少帮了些忙。”
说着,又干巴巴地笑了数声,道:“不是老奴多嘴,老奴就是看不起这些文人,一个个的瞅瞅那骨头软的!前头邹娘娘被废,就可劲儿的欺负人家邹小大郎,一个翰林院,一个帮忙的没有不说,还个个的落井下石,小大郎去查个什么都爱答不理的。如今眼见着邹家又得了圣心,呼啦一下子,都跑过来给人家歌功颂德了。您瞧瞧那折子上写的,不知道的,还以为邹小大郎真的是单枪匹马完成了这件流芳百世的大经典呢!”
明宗斜眼看着孙德福,呵呵地笑:“德福,你就看邹家人那样不顺眼啊?这样的眼药都能给他们家下?”
孙德福面上一滞,陪笑道:“老奴何尝给他们家下了什么眼药?不过是说点儿小心思、私房话儿给自家的主子听嘛!”
明宗笑得意味深长,道:“朕很知道你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邹甸再怎么才高八斗,也不可能三年内便独立完成这么大的事情,这必是前有名师指点,后有众人相帮,才能让他一个人脱颖而出。朕即便下旨嘉赏,也不会越过他进士翰林的本分去。”
说着,明宗提笔边写,边道:“既然三年头白,卧病在床,那就赐养病三月,然后去弘文馆当个校书郎吧,也算朕给他个养老的地方。若是三年无过,朕许他弘文馆学士之职!”
孙德福大讶:“弘文馆可是皇族贵戚和京城高官子弟学习的地方!圣人这是要给邹家小大郎什么样的出身啊?弘文馆大学士历来由丞相兼任,馆里直接授徒的唯有学士!虽然武后之后设馆主,也只是掌管俗务——圣人,对邹家不可太过隆宠啊!”
明宗笔下一顿,抬头看着孙德福笑了:“德福,朕听得出来,你这番话发自肺腑。不过,你这究竟是不愿意邹家势大,还是在替邹家担心木秀于林?”
孙德福“嗨”了一大声,急了:“圣人,老奴是不乐意看到天朝再出一个裘家!万一邹家成了那样,您现在有多为难,您的儿子咱的太子爷,到时候也就有多为难!”
明宗面显怪异:“谁告诉你朕要立邹氏之子为太子了?谁说的朕要复立邹氏了?”
孙德福心中一沉,面上却显出不以为然来:“圣人不要蒙老奴。老奴是圣人的狗,也是圣人肚里的蛔虫。老奴不是傻子。要不是您动了这个心思,就老奴的脾气,当真乐意搭理她呢?!”
明宗看孙德福一副负气的样子,又听他最后这一句话,笑了起来,笔放下,纸递出:“你只管让门下去宣旨,没事儿。你邹娘娘聪明,不会让邹家到那一步的。若当真的她给朕生了个好儿子,那她自己肯定就会提前砍断邹家的双臂!她的心思,比阿娘可细密多了。”
孙德福微不可见地翻了个白眼,接了黄纸,背转身,撇撇嘴,一步三磨蹭地去了。
明宗自然是把这些看了个清楚,心里很是惬意,笑眯眯地靠在了椅子上。
德福当然还是自己的人,郭奴也是自己的人,洪凤在自己和邹充仪之间摇摆——邹充仪再怎么样用心,就是她自己的那句话:“固所愿也,只不得耳!”
只是,羽卫的沈迈……
明宗很知道沈迈一直不来求见是因为尴尬,其实他自己,早已经不拿那晚的事情当回事了。但是,他需要沈迈的一个态度。如果沈迈也拿那晚的事情不当回事,那就说明,沈迈心中,对自己这个皇帝,少了一份敬畏尊重之心。但如果沈迈做得太过,比如竟然要挂冠求去之类,那就说明此人心胸狭窄,不是可用之才。
他既然已经暂时摁下了宝王他们,那么,对待沈迈的事情上,他就还有一些时间。
孙德福也已经告诉了他,前几日沈迈带着沈枪,一起去拜见了邹充仪,说了几句话。虽然说的什么不知道,但是沈枪回去的路上一直诡异地嘿嘿直乐,就说明邹充仪给沈迈出了出人意料的鬼主意。
明宗现在对邹充仪的点子有一种狂热的好奇。这种好奇是慢慢滋长起来的。从邹充仪当机立断下特诏把裘昭仪和沈昭容弄进宫开始,他就发觉,其实,他的这个小妻子,颇有一些当皇后的特质。那种女人的小狡黠,和像半个朝臣似的对政局的揣测,糅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吸引力,尤其是对自己来说。
等到她笑眯眯地提醒自己裘家可以内部互相制衡的时候,明宗终于对她刮目相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