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破邺城论其生死,备重礼上府求贤(1 / 2)

加入书签

第九十三章:破邺城论其生死,备重礼上府求贤

这就是家族利益的牺牲者吗?望着挂在营寨前辛伊的尸体,吕布有些心思不为人所知,也深深的感觉在自己身上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曾记得当日看见独身斗群匪的王越,吕布是冷眼旁观,却没想到关键时候以往口中只说爱钱财爱功名的他居然会为了他舍生忘死,想来事事多矣却不算计当中。

当初王越为了权势可以放弃心中一直坚持的信念,但是虽然却是为了吕布而重新找回昔日北地第一豪侠的骄傲。既然王越那般爱财的性格最后还是回复本性,那原本拒绝世人的吕布如今也是大为所动,昔日冰冷的心怀早就成为了过去式。

心中还有触动,坐视这样一个忠心为主的人死在万人面前,为的便是他主子所谓的家族利益,吕布想笑却是笑不出来,只是想着不知道何时自己会不会也成为部下谋取利益的出发点。不过随后又是被自己给否决了,如今跟随在自己身边的田丰,麴义,文丑等人不似辛评那样是冀州大户,早就根深蒂固,在吕布与文丑等人之间更多的是兄弟的情义,他也相信着他们,如同他们相信着他。

“主公。。。”,田丰智慧,作为跟随吕布多年引为亲近的人,只要看看吕布现在的表情神态,就自然大致能明白自己这个主公现在在想什么,不由的关心起他,因为大战之际,其他人或多或少可以分心,唯有身为主公的吕布乱不得半分故而问道:“主公可是想到什么?”

“无事”,吕布道:“只是看着这样一个忠仆身首异处,有些感叹罢了,想不到在利益至上的家族中也有这等汉子,倒是小看这些家族巨阀了。”

作为地地道道的汉代人,田丰解释道:“那些大家族常常养有死士,虽然不会太多,但都是心性坚韧之人,主公日后坐镇冀州也不可不防,与当地巨阀的关系可比明面上的战争麻烦的多了。”

“我晓得的。”吕布淡淡的回了一句,两世为人的他对于这种事情可比田丰想象的要知道的多。

心情郁闷的等到了半夜,在颜良等人的再三坚持下,吕布被迫留在了大营,名义上是坐镇大军,其实是怕想当初那次邺城偷袭战一样出事,只说让其率大军在后接应。

体谅到颜良等人的苦心,加上吕布现在手下人才济济,很多时候已经不用亲自去冲锋陷阵而徒惹田丰等人教训,这指挥大军的事也就交给他们了。

颜良攻东门,文丑攻南门,高顺攻西门,鞠义攻北门,各领人马一万五千人,约定以火炮为号,等待邺城内应信号后一起攻打。

坐镇军营的吕布与田丰,刘晔等人在营中观战,不由思虑:现在自己的情势跟历史上的袁绍有点相同,却又不尽相同。那时候袁绍在未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只是派遣了几个说客以及那四世三公的背景就让韩馥拱手相送,在得到冀州后实力大增,因此在与公孙瓒的争夺战中也顺利的击败了公孙瓒,使其***而死,取得幽州全境。之后袁绍占据幽,冀,青,并四州,势力之强,当属华夏第一。而吕布现在虽然已经占有幽州全境,那并州的王匡等人也并不为其放在眼里,冀州如今也指日可待,形势一片大好。可是不得不说,相比较袁绍的兵不血刃的得到冀州,吕布在这块土地上失去了不少,比如数万人马,比如皇甫郦。而且幽州将士与冀州将士这数年中都有损伤,即便日后顺利的占据冀州,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当时重中之重,而冀州的巨阀们是否能够真心归降,也是一个问题。

“哎。。。”,吕布想着想着不由暗叹一声,自己活得权势越重,占据的地盘越大,自己要想的东西也就越多,反倒不如以往快活,只需一柄方天画戟,一匹赤兔神骏就能够畅意沙场。

这是吕布还在胡思乱想,那边确实一声巨响响彻大地,紧接着,其他三个方向也是巨响滔天。

准备多时的夜袭终于开始了,按照原先的安排,四个方向同时杀出。

夜晚下的邺城顿时人声沸腾,火光冲天,作为内应的辛评等人手下并没有多少人马,所以选择到处放火以扰乱城防军。在安静的时刻,突然数声炮响,城墙上的守军总算知道了是敌人的夜袭,又见城内居然也是火光遍地,更是让守军措手不及,还来不及通知守城的大将,四门稀少的士兵已经是与幽州军交上了火。六万精锐又怎么会是这些惊慌失措的巡防军能够对抗的,加上颜良等人的勇猛,兵力上的优势,辛评等家的内应,从一开始就注定今晚是吕布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时刻。

很快的,邺城失守了,城内十余万的冀州军还没有怎么抵抗就被缴械了,只有几处零星的抵抗已经无法阻止大势了。

从丑时开始,到卯时结束,整整三个时辰的战斗令双方都有损伤。不过结果也是显而易见,在麴义,高顺,文丑,颜良等一大批猛将的带领下,又是有心算无心,这冀州守军甚至还搞不清楚状况就已经被他们杀了个措手不及。若不是后来冀州军重新整顿起来,在内城街道设下重兵,只怕还能早些时间结束战斗。

在墙头升起属于幽州军的军旗后,也就表达了占领了韩馥的大本营——邺城。在后方的吕布,田丰等人皆是开怀,前后历时三年终于还是让他们走进了邺城,占据了大半个冀州之地。吕布领着数千人,同田丰等人一同入城,但见满地尸身,周边也多是残缺的民居,哭声,痛叫声都是此起彼伏,在这深夜里更是扰人心扉,也正是印证着吕布的担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