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 改制(2 / 2)
朱元璋看出了这一点。所以在登基之后,一直致力于缓和日渐发展成熟的经济、科技实力。和学术思想倒退与停滞之间的矛盾,除了宗教之外,他不杜绝任何学派的发展,企图恢复在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的景象,为此,他也研究过很多关于儒家发展的历程,但是越了解,越来为自己的所筹谋而担心。
中原大地已经遭受过太多的侵蚀,自匈奴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遭受到一些游牧人的『骚』扰,无论是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和蒙古…….。
他们换了一个名字就骑着快马呼啸而来,将中原文明糟蹋一空之后又呼啸而去,或者是被赶走,或者是自己灭亡,但是那种『自杀』式的侵略,也给汉族人带来了不可抹去的伤口,以至于文明的发展正在倾斜。
至少朱元璋是这样认为的,自从先秦开始,要不是秦始皇忌惮于游牧人的野蛮,也不会造出万里长城,开辟了封关锁国的第一步。同样,要不是异族的侵扰,唐朝不会以和为贵,造成了契丹、党项等等游牧人的坐大,以至于宋朝失去了天然的马场,而导致退居江南,儒学发展成了禁锢人思想的理学时代。
驱逐了蒙元,恢复了大汉文化,但是儒家文化仍旧属于理学一脉,而且是被蒙元侵蚀的有些变异的理学,在唐宋时期的士大夫仗剑遨游、六艺俱全的面貌全不见了,只剩下盲目的服从和保守,偏偏又遇见了朱元璋这个文盲皇帝,出于对蒙元时期官吏的恶感,所以对于读书人也不是太在意,造成了士大夫阶层的盲目服从。
就是看到了这一点,也正是通过了方孝孺等人了解到了春秋时代是中华文化各学派发源时期,那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皆言人事,不言鬼神。虽也言自然宇宙,但不涉及鬼神。中国在商朝尚处于鬼神『迷』信时代,流行卜筮。至西周周公明确宣称“天不可信”而抑天扬人。
春秋时代,民智发达,已脱离鬼神『迷』信时代,为世界最早熟的文化。孔子不言鬼神,正是反应当时的文化水准。严格来说,非宗教不只是儒家的属『性』,更是春秋时代各学派共同的属『性』。孟子与荀子把非神论说得更明确。但是后世儒学从未越逾这个属『性』。西汉儒学虽涉谶纬『迷』信,但只言灾异吉凶,与鬼神宗教尚有距离。理学受佛学影响,但只取其析辨思维,不言神佛。中国文化的非宗教属『性』不可能回头,这一代的儒学也不可能开文化倒车,殊无疑问。
鉴于如此。所以朱元璋决定慢慢的恢复百家齐鸣的状况,待到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民众的思想稍微能接受他的改变。
但是随着做皇帝的时间越来越长,他那种想法也随之越来越淡了。紧接着最近这十余年间,朱元璋越来越感到自己作为一个皇帝的无奈。
自己有一千一万个想法,但是自己只有一个人,皇帝是千古以来最令人窥视的位置。这个位置代表了很多含义,比如一言九鼎、金口玉言、天子、三宫六院等等很多,是大家所羡慕的地方,也是大家向往的所在。
但是谁又知道皇帝的无奈,每一项政令的发布,在朱元璋心目中都是比较正确的。他在为百姓和大明着想,但是他政令实施的情况,却是令人担忧,因为从他的私人武装锦衣卫和孝陵卫反馈过来的情况上看,政令的实施并不如他心中想象的那样顺利。
在一定程度上,他的确培养了很多读书人,让大明的文化普及率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实行了义务制度的教育,让读书识字不再是百姓眼中那么高不可攀。让寒门士子之中的英才层出不穷,这样再适当的放宽言论,那么对于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朱元璋却是忽视了一条,那就是中国几千年以来养成的门阀观念。也就是所谓的江湖的概念。大家的学问增长了,但是增长之后,却不约而同的往一起聚拢。
以大家族为主。形成了不同的派系,每个派系之间又是小家族纵横。在朝野表面所形成的以自己三个儿子为主的派系。不过是众多派系中所被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已。其暗中的盘根错节,用文字根本形容不过来。
在朱元璋御书房的暗室之中。有着一个依靠锦衣卫情报处所建立起来的一个档案室,分门别类建立起的那厚厚卷宗,每当朱元璋看到了都感到十分的头痛,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他多年以来纵容的结果,他很无奈,但是自己所引起的问题,却要由自己去解决。
于是他开始有了整肃朝纲的念头,自己所纵容而建立起来的新门阀,还要由自己亲自去让其消失,但是本来是一次应该组织严密的整肃,为什么他要提前放出风声呢?
皇帝究竟在想些什么,对于这次整肃朝纲是不是真心的,对于这一点,是朝野之间猜测的根本所在,这也是杨杰和解缙等人不解的地方,但是朱元璋任由大臣们去猜测,却是暂时没有任何动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他在等待一个契机,他在等待着诸位皇子的反应。而此刻,诸位皇子在做什么呢?
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举国庆贺了皇帝的大寿之后,大明朝野之间掀起了一阵改制的浪『潮』,这让期待已久,思想上已经渐渐松懈的群臣有些措手不及。
首先皇帝拿六部开刀,在军制的稳定前提下。朱元璋彻底的将兵部撤出六部的序列,然后增加一个商部。
那么新的六部就由吏部、户部、礼部、商部、刑部、工部组成,将兵部与五军都督府合并,组成了军务院。至此以来,大明的军政完全分开,五军都督府储备了大量的武臣元勋和沙场故将,是绝对的参谋人才基地,和兵部又合二为一成为军务院之后,变成了垂直的军事部门。
朱元璋以皇帝的身份领军务院院长之职,立下训斥,言明军务院院长必须由皇帝本人担任,不得假手于人。尽管总结过历史的朱元璋心里也明白,说不定过不了几代皇帝后,自己的训斥就等同一张废纸,但是这个规定还是要说出来。
因为至少就朱元璋所知道的历史时间段内,军事力量还是左右着政治的发展。所以军权在谁的手中,还是决定了一个朝政的走向,将军政彻底分开之后,朱元璋大力提高了六部的权力,六部尚书在洪武初期,由徐达等人负责更改官制的时候,就是一品官衔,已经位居极品不能再往上升了,所以这次的改制中,皇帝只是提高了六部的权力。
都察院、翰林院和大理寺职责也重新交与立法院议定,看样子朱元璋是想将其完全打造成监察部门。其中也要消除掉多少权力重合之处,就不必多讲了……。
反正风闻皇上要整肃朝纲,原本各个大臣都以为是要以反贪为主的整肃开始,因为这是一个极为能得到民心的理由,但是谁也没没有想到会以更改官制作为开始,一时有些手忙脚『乱』起来,各个派系之间也『骚』动一番。
方孝孺此时已经陷入了『迷』茫,一直悬而未决的佛道置辩已经牵涉了他大部分的精力,所以一切事情都要有其子方中仁为主展开应对,同样,恢复自由之身的解缙等人迅速的和在西北的二皇子展开了联系,以期在这次的更改官制中把握到要害部门。(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