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新的书院(1 / 2)
等到秋天能发钱米给廪生,刘白羽就知道这读书人数量相当多,不是他一个人养得起的了。想到这里,李天才又是松了口气,毕竟刘白羽的学问是真正的实学,最喜欢的就是数学管理,不会看不出和这个道理.
刘白羽看着这教谕脸色青一阵红一阵,哪里知道他心里想得是自己不接地气了,不知道一个县里的读书人数目多少,还以为是为自己省钱呢.
“总而言之,不用客气就是了。”刘白羽看他的态度软化,心想这计划有了七八分的把握了。毕竟有他参与的话,事情办起了就名正言顺。笼络县里知识分子的事情还是要有他这个县里的教谕的协助才好,否则一个一个的和县里的读书人联系,岂不是累死人,也极为影响两人的关系.。
刘白羽对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原本并不看重――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在未来的时代中甚至比不上自己培养的家仆,甚至最重要的忠诚度也是远远不如,毕竟这个时代读书人的节操普遍很低,除了杨愤青等少数人也就是见风使舵的样子,至于阉党,那就更不必说了。
但是在孔灵文的分析下,以及对这个时代中不断搜集到的信息反馈,刘白羽对这些知识分子的看法有了一定的改变。毕竟再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理论上都是掌握知识的人,而且是官僚体系的后备军。所以他们在社会上还是享有相当的地位和声望的,之所以看上去没有多少号召力,只是缺少财力资源罢了.
而且如果刘白羽想建立新朝的话,和自己有着师徒名分的读书人可不能象东林党和阉党斗争那样见风使舵,毕竟身为反贼的弟子,再怎么忠于明朝,皇帝怎么信任,也会被政敌打击的不能做人——这和党争是完全两个概念,历史上洪承畴就是凭借师生,同年等关系帮助满清速定江南——让南明后来的反击只能化为垂死挣扎,可见科举关系一旦关系到了朝代更替,那威力可是相当的巨大.
这么一来,旧知识分子就成为刘白羽需要重点拉拢的阶层了。虽然刘白羽现在岁数太小,按照士林的规则,养望什么的,十几年也不会有多少徒子徒孙,但是刘白羽可以用科技知识作弊,培养出一大批名为儒生的工程技术人才,在这个子曰诗云的读书人到处都是,实用技术人才极为匮乏的时代,必然被当做宝贝,掌握各地的实际权力,成为自己将来的暗子
而且在知识匮乏,文盲率极高的古代社会,有文化的人不但掌握了话语权,也掌握了判断是非的权力。这批人的态度和向背能够影响到许多普通百姓,至于东林党的话语权垄断问题,其实也不用太担心,东林党一贯专注内斗,抓奸贼什么的,对于地方上的势力还真没什么警惕,连臭名昭著,走到哪里祸害到那里,比满清还凶恶的左良玉都为了朝廷内斗拉拢,还真没啥下限可言.
刘白羽透过方方面面的资料,和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已经大体掌握了整个本县的文化状况。
总体来说,水平极低。
当然,这个水平极低是放在明末学术商业化这个大环境下说的,如果从整个明朝来说,本县的文化建设的底子还算是不错的。毕竟本县也是地处人口大省山东,就是现在也是高考分数线上天的地方.即使没有什么钱,文气的积累总是有一些的。
但是因为人口总舵,全县的读书人数量也是相当多的。全县的生员,大约有三十人,在县学里挂过号,参加过县试的童生在一百四五十人上下,除去当然去老的无心在学的,和挂名的乡绅,商人之流,实际上能找来的不过是纸面上的一半罢了。
大明朝一个县里的生员,多少是有定额的。最值钱的自然是廪生,每个月有六斗米可领,理论上不工作都是白领贵族,定额也是卡的相当严的,一般大县三十,小县二十。作为人口稠密的山东县城,本县的廪生名额有三十个。
当然廪生之外有增生、附生之类的额外名额,但是没有国家认定的补助,基本就是现在拿钱的自费研究生那种,属于**的高发区和教谕的私人钱袋子之一,这类人,在文风极盛的江南地区是很多的,但是在本县只几十来个人,还得除掉几个老的走不动的家伙。
县里财政困难,学田收入近乎没有,维持李天才本人以及县学自身的存在都吃力了,连廪生都经年累月的拿不到米,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当然有不少读书人家境宽裕,实际上是挂名的士绅土豪,图的是读书人的身份和话语权,并不稀罕这点聊胜于无的钱米,但是对比较穷的真正读书人来说,日子就过得相当的艰难了,这些人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给中产以上的人家办私塾,不过在商业萎缩,中产阶级纷纷破产的现在,私塾也是很不靠谱的事情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