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赵跃民的野望(2 / 2)

加入书签

“咱们是兄弟嘛。”胡东不以为意道,“我知道,你赵跃民一切都是为了公司好。”

一轮红日西斜,两个年轻人,站在邵湖边,望着一排水泥船傻笑着……

水泥船到位以后,胡东首先提着红塔山和茅台,请运输处的萧德凯和基建处的领导吃了顿饭。承包了油田工地建设的水泥项目。

另外,以邵湖为起点,通过运河能够到达的地区,胡东都积极地拉项目。

七八十年代,是水泥船发展的黄金时期。钢铁、木材紧缺年代,国家提出了代钢代木的政策导向。尽管水泥也不富裕,但相对钢、木好一点。于是,在不少领域用水泥代替了钢材和木材,水泥船也应运而生。

不仅如此,水泥船的结构,可以使其一船多用。在农村中,水泥船代替运输肥料、农产品、生产资料的木船,在内河交通航运中代替钢质驳船或自航驳、码头趸船。

胡东的水泥船,行驶在各乡村城镇的水道中。别看运输肥料利润低,可是量大,需求多。十艘水泥船停泊在码头,一早就有农民兄弟拉着大车肥料,排队等候。

胡东为了新的船队,特意招募了几十名船员。内河的船舶大体分为两种,一种为雇佣船员(即船东聘请船员到船服务的行为),一种为家庭式的船舶。家庭式的船舶,很好理解的就是自己夫妻和亲戚或者兄弟和亲戚组合成一条船的船员,相对来讲,这种船舶的组合更协调一点,毕竟都是家庭或者家族成员,融洽度高一点。七八十年代,很多家庭就直接住在船上。

船上工作分轮机部和驾驶部班组,航行时间在一个班组一轮工作四个小时,全天工作两班。靠岸,抛锚等停泊时白天晚上都有排班,白天排班时间不管你人怎样,但是如果出了盗窃或者其他事情由你负责,晚上到班必须起来甲板值班。

夜晚沉静。

一艘水泥船,平稳地行驶河面上。

赵跃民和胡东坐在船舱内,跟轮机长闲聊着。

“两位老板……”年轻的轮机长说道,“我是浙江丽水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咱们村里,都曾在小溪流域靠跑船为生,子承父业甚至祖孙三代都跑船的超过4成。”说到这里,轮机长停顿了下,问道,“可是我就奇怪了。两位老板,都是在深川发财的大生意人。怎么就看中从农村拉水泥化肥的生意呢?”

赵跃民和胡东对视了一眼,两人都笑了。

“其实啊,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在农村拉水泥。”赵跃民解释道,“我们公司,在深川开了物流公司,专门给出口货物做报关。可是报关也是运输的一个环节。其他环节的利润,我们还没有赚到。我们是想,先抢占内河航运市场,将来进行物流供应链的整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