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8、科学怪人(1 / 2)

加入书签

我想,有必要向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月球的知识,当然,不是泛泛而论,主要是针对月球背面进行简单的介绍。

月球,总以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一直无法看到月球的背面,所以人们对月球背面,始终充满了好奇和疑问。

人类虽然已经6次登上月球,而没有发现什么“月亮人”,但从美宇航局在登月前公布的科学家多年记录的597起月球怪异现象,如突然发光、磁场变异、奇怪阴影、不明飞行物活动、几何图形的出现与消失等,以及宇航员登月后的亲眼所见来看,月球仍有许多扑朔迷离的现象没有揭开。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潮汐力有效的使月球的自转减缓,使得月球总是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月球的另一面,从地球上始终不能完全看见(不完全是,背面的18%的面积,因为天秤动,还是能够看见的),因此被称为月球背面。

月球背面和月球暗面是不同的,后者是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上阳光照不到的月球半球,这两者只有在满月时是相同的,但是,一般世俗所谓的黑暗的月球通常是指月球背面。月球正面和背面接收到的太阳光量几乎是相等的(平均)。但事实上,因为月食的缘故,月球背面获得的阳光比月球正面还多一些。但是,因为地球也会将阳光反射至月球,因此月球正面的总亮度会比背面亮一些,好吧,这都是废话,主要是让大家脑海中感受一下地月日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月球的两个半球,地表特征有着显著的不同,正面有许多巨大的月海,之所以称为月海,这是因为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认知上的错误,以为这些平原有水,才称之为海;而月球另一侧,因为经常受到陨石撞击,有着密集的陨石坑,只有大约2.5%的面积被月海所覆盖,相较之下,正面的月海覆盖的面积高达31.2%。

这种差异最有可能的解释,是热量的生成集中在正面的半球上,如已被证实的来自月球勘探者的γ射线光谱地质化学图。而其他的因素,如表面的隆起和地壳的厚度,也会影响到其中的玄武岩爆发,但是这些,都不能解释为何南极-艾托肯盆地(有着月球上最低高度的和薄的地壳)没有像正面的风暴洋一样剧烈的火山活动。

好了,艰涩难懂的叙述结束,都尼玛是唐主任后来跟我讲的!

总之,月球背面,好多东西,无法解释!

就比如这张34号图片!

“小聂你手太快了,再往后缩两格!”我说,图片放大了之后,反而看不清楚!

小聂又退回两格。

“别动,就是这里!”我指着电脑屏幕说,“我就是从这里下去的!之所以看不见黑水晶,可能是因为他们太小的缘故,也就七八米长的样子吧。”我根据回忆描述道。

这个比例,我能认识,再放大我就没见过了,但位置,肯定是这里,我记得是三个鼎足陨石坑的中央地带!

“放大到最大。”唐主任说。

小聂继续操作。

“夏同志,你太小看我们的航天技术了,现在对于月面的侦测,分辨率已经能达到半米!只不过我们无法把全部的上万张图片都展示给你看而已!”唐主任得意地说。

特么的,那刚才不是玩我呢!好吧,科学是严谨的!我尊重它!

小聂放大了图片,终于,图片上的黑水晶的轮廓出现了!虽然看起来依旧有些模糊,但已经能够清晰地看见那个山洞!

“就是这里!”我指着山洞口说,“咦?这是什么?”山洞门口,似乎有个什么东西站着,我记得上次来的时候,并没有!

“嗯?”唐主任也凑了过来,“好像是个……外星人!”

“不能吧,我看像是个石头!”小聂说。

“我去看看。”唐主任转身离开了房间。

“他去哪儿看啊,登月啊?”我问小聂。

“唐主任可以直接操控探月卫星的。”小聂扶了扶眼睛。

卧槽?有这么大的权限?我赶紧追了出去,跟上唐主任的步伐。

“我能看么?”我问。

“当然!”

进了另一间全密闭的办公室,唐主任打开了灯,我瞬间就惊呆了,这尼玛是实验室还是科幻片的片场啊,房间里除了我认识的电脑设备,剩下的居然都是悬空放置的星象仪!整个太阳系都在实验室里!

唐主任穿过海王星还是冥王星,低头从小行星带下钻过去,从手把地球旁边的那个玻璃球大小的月球给拽了下来,丢进了一个类似风洞的结构中,结果,那月球就悬浮在里面了!

唐主任又从太阳系中钻出来,来到电脑前,扫了扫鼠标,画面上出现了一片深邃的太空场景!现场直播啊(这不是直播,只不过是因为摄像机快速抓拍画面,每秒钟超过24张,才造成了动态的图)!

“这里,对吧?”唐主任操作着探测卫星的视觉界面,对准了月球,慢慢靠近,指着那三足鼎立的陨石坑问我。

我点了点头。

视角越切越近(不是探测器飞下去了,应该是镜头焦距的变化!),渐渐的,看到了那一组黑水晶矩阵!

“咦?那个外星人不见了!”唐主任惊讶道。

“嗯,那就说明唐主任的推断是正确的,确实是个外星人,跑掉了呗。”我说。

“难道是跑到洞里去了?”唐主任自言自语道,画面又慢慢缩小,唐主任操作着探测仪,朝斜方飞去,形成对山洞口大概四十五度的夹角之后(整个过程持续了大概半个小时,期间,我还去撒了泡尿),镜头再次探了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