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章 愤怒只是弱者的象征(1 / 2)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和另外四个女孩不一样的是苏虞兮和许沁柠,两个人加入偶像计划的动机都不是因为向往这个行业或者喜欢音乐。因此听到程晓羽这番感人肺腑的话语,并没有感同身受。
许沁柠加入偶像计划就是因为无聊,想给自己找点事情做,也想能多和苏虞兮呆一起,她对苏虞兮有种自己都不知道的依赖感存在,而现在,渐渐已经有人能替苏虞兮分担这种依赖了。可最近她从做偶像这件事情里,也体会到了认真做一件事情的乐趣。
程晓羽的话语还是很让许沁柠感动的,她的感动是程晓羽对音乐的热爱,这让她明白,每个在某一方面特别出色的人,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天赋,还要有热忱与恒心。她喜欢这样专注的人,她透过屏风的缝隙看到程晓羽的背影,觉得这样的他真是让人热血沸腾。
苏虞兮最初是因为觉得自己终归有一天会进入上河工作,所以进入偶像计划的,并不仅仅为了许沁柠。她非常纯粹的将成为偶像这种事情做为一个课题来研究的,只有她每天还会做笔记,不仅仅对程晓羽的炒作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还对每天细语的数据、GG音乐网的数据和千度的搜索数据做了比对。通过这段时间的默默观察,她发现了程晓羽才是真正的操纵人心的大师。
至于有些她的钢琴迷质疑她为什么要去做与严肃音乐背道而驰,甚至不那么高尚的流行音乐,她从来没有理睬过,也没有想要回应的兴趣。【ㄨ】
在她看来流行音乐的很多元素,古典音乐无法体现。而流行音乐迷和古典音乐迷各自的审美情趣不同导致某些听古典的人排斥流行,或许是想保持听古典的情怀,也或许单纯的只是为彰显自己逼格高。其实就算是真正喜欢听古典的人也不一定就会有特别的高尚情操,他只是接受了古典的逻辑、美感与形式。
纵然古典各方面比流行有深度了严肃化了许多,但是两者相比它也有缺陷所在,古典有逻辑严谨、内蕴广博的一面,但是古典绝对不是艺术的标准形式,它根深蒂固地与那个时代相连,而那个时代也非一个天堂所在。
但是流行音乐的问题也很多,它的承载量有些单薄,不过也因为自由能超越古典的拘束和僵化桎梏,而表现出更多的东西。苏虞兮想即使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再世,绝对也会对流行音乐有恰当的欣赏和兴趣。
尤其在接触了程晓羽的音乐之后,她觉得流行音乐其实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表达方式。在情感上更直观更容易,受众也更广,不像古典音乐必须经历很长的学习才能够欣赏。她觉得任何极端化绝对化的想法都有失偏颇,谁都不可能看到事物全貌,而在整个发展流程中以给它一个客观的评价。
做为一个完全屈从于理智的人,苏虞兮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偏见,她从来不觉得自己穿着晚礼服弹着钢琴面对一群衣冠楚楚的人,就显得多高尚。也不觉得自己穿着T恤短裙拿着话筒唱流行歌曲,面对一群衣着淳朴的年轻人就应该感到羞耻。
本质上两者的性质都是一样的,而那些世俗的人却永远只看表面,以为精美包装过的东西就一定比简单包装的东西高贵,而且死心塌地的认为这种贵是有道理的。
其实现在她的细语**也不少,说她装高冷就不要出来做偶像。她看了也没有辩解过,她从来不会给自己划定一个框框,瞧,我就该是这个样子的!不,那不是她,那是你们眼中的她。她是想做什么就会去做什么,而且还能做的很好的那个。说她高冷她也不觉得,只是哲学为她竖立起一道高耸的围墙,让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为什么学习哲学会替她树立起一道围墙?因为哲学是认识世界的方法,是一套完整的世界观。当别的女孩聊起诸如爱情小说、电影或者连续剧时,她已经腐朽的大脑是无法理解的,她觉得好多小说里头给女性读者甚至男性读者灌输了一种病叫真爱病,好像命中注定有个真爱似的。而她认为“其实没有,你喜欢的是多个特指的组合。”但脑海里又会有另一个声音浮现,引入真爱理论有助于促进婚内团结,但对于相亲配对却有反作用,这也许是勒沙特列原理的一种体现。如果她对那些小女孩说出勒沙特列原理,估计她们会崩溃吧。
在具体点,学习哲学和没学哲学的人有什么区别?按程晓羽的话说就是“如果面前有一只烤鸭,在所有人面前就是一只具体的烤鸭,而在学过哲学的人眼里,那是两只,一只具体的和一只抽象的。哲学,本来就是抽象的,是对那些在日常生活之中被习以为常的事情进行的重新认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