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政令分掌(2 / 2)

加入书签

听李璋讲过,吕夷简思索一会,对赵祯道:“陛下,照着这里的山川地理,再按前些日子秦州奏来的军情,秦凤路如何防秋,臣已经心中有数。当今急切的事,是让李璋按着秦凤路的格、式,发到其余各路经略司,把双方军情奏报上来。若是都如秦凤路一般把双方军情标志明白,则枢府所发宣命,就都有章可循。”

惟一的武将宰执王贻永道:“枢相所言自是不错,不过要如秦凤路一般奏报军情,则军中所费人力极多,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强行让各路帅司奏报,只怕也是不实的多。”

王贻永尚太宗女郑国公主,本来是王溥之孙,尚公主后升排行改名贻永,与叔叔王贻庆成了同辈。他是外戚,名臣之后,虽然武将出身,其实并没有带兵打过仗,能在枢密院坐住,更多的是靠性格清静,与人无争。虽然没打过仗,但多年为武职,对王贻永对军中的情况比其余几位文臣熟悉得多。看着沙盘上奏凤路军事态势分明,一切简单明了,他却深知要做到这一点绝不容易。依三衙禁军的体制,军中无僚佐,一切事务归于统兵官。这种情况下各级统兵官能够知道手下有多少人已是不容易,要让他们按照秦凤路这样把军情整理出来,绝对不可能做到。强行让他们做,报上来的军情只怕也是乱编的。

旁边的参政杜衍道:“自数年之前,徐平便就要在军中行军改。所说军改,无非是在军中设僚佐,把自收藩镇精兵之后从军中剥出去的幕职僚佐重新建起来。那个时候,三衙诸将喋喋不休,言乱了禁军旧制,只怕一遇战事不堪使用。现在真遇到战事了,还是徐平那里补了僚佐的军队能打,宿将所带的三衙精兵,却连连战败,未立尺寸之功!现在枢密院要让他们报军情了,还是因为无僚佐,无人手,连军情都报不精细!要灭番贼,看来只怕还是要让禁军把旧的军制改了,统兵官手中的权,收一部分上来!”

杜衍说完,几位宰执都没有吭声。现在势态已经清楚,徐平改了旧军制,甚至连兵都不从传统的沿边三路招,战力反而上来了。新军制有没有用,已经不需要怀疑。阻止新的军制推广的阻力,不再是新军制好不好,而是三衙旧将同意不同意。

武将不预国政,同样文臣也不预军政,枢密院掌的是军令,真正的军政是在三衙的手里。哪怕是地方驻泊禁军的经略司,掌军政的也是各个武将兵职,经略司依然是以掌军令为主。秦凤路是一个特殊情况,经略司把军政、军令合一了。

现在是战时,朝中的主流意见就是给各路帅臣更大的权限,自然能够容忍秦凤路这样做。就是其他几路,帅司的权限也是增加的,他们没有跟秦州那样军政、军令合一,是因为帅臣并没有管军政的能力,而不是朝廷不让他们管。但战事结事,军政、军令应该怎么分配,如何制衡,依然是要面对的问题。不管是皇帝担心的帝位稳固,还是文臣出于控制朝廷大政的目的,都不允许军政、军令全部由武将掌管,更加不允许合于一个衙门。

在中央层面,枢密院和三衙的格局是不会变的,不管徐平在秦凤路立下多少功绩,中央的军制改革,还是要在这个大框架下进行。军制改革,要想推向全国,徐平还要给出一条如何适应枢密院、三衙分掌军令、军政的道路,如经略司一样政、令合一是不可能的。

此时李璋所做的,实际还只限于枢密院对新军制的适应,三衙并没有涉及。诸位宰执对新制态度谨慎,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