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3章 佛性老板(1 / 2)
曲终人散场,只余鸥鹭翱翔波涛依旧。
飞鱼号船舱,方盏平听见动静看了眼门口,当即呵呵笑说:“大忙人总算回来了!”
马竞也不着恼,走到空位边坐下,“总有些应酬推脱不过,你们懂的。”
目光扫过桌面上放着的三口鱼缸,他又笑问道:“怎么样,我这个创意能打几分?”
视线落在缸中小鱼身上,方盏平却是撇了撇嘴,“不咋样,鲟鱼一家没什么能看的,你自己先去也说过中华鲟没有观赏性,养它还不如养淡水鲨鱼呢。”
马竞瞥他一眼,“我的意思是中华鲟不比白鳍豚、大熊猫,几乎没办法靠旅游业回血,不是说没有观赏价值。你看它们长得这么威风,怎么着也比那些冒充鲨鱼的鲶鱼和鲤鱼要强吧?”
除了公牛真鲨这个“咸淡两栖”的怪胎,其他所有鲨鱼都只能生活在咸水里。至于水族店销售的所谓淡水鲨鱼,其实是数种有着三角背鳍、形似鲨鱼的淡水硬骨鱼的统称,其中淡水蓝鲨(虎头鲨)属于鲶科、彩虹鲨(红鳍鲨)、红尾黑鲨以及银鲨属于鲤科,确实可以泛称为鲶鱼和鲤鱼。
“那不一样,”方老板还不放弃,又抛出新的论据,“淡水鲨鱼体型小、好养活,有些还有亮眼的颜色,这些都是中华鲟做不到的。嘿!现在看着才这么大,养几个月就得长到二三十厘米,普通人根本养不起。”
鲟鱼是淡水鱼里出了名的大块头,中华鲟也不例外,不但成鱼可以长到3米以上,幼鱼也有着远超其他淡水鱼的块头,一岁时就能长到30厘米,之后生长速度才会慢下来。
显然,这种生长速度和中华鲟的洄游天性存在关联,幼鱼只有尽快长到足够大,才有可能撑过数千公里漫长旅程成功到达大海。
现在要把它当成宠物养,这种高速生长特性反倒成了累赘,30厘米的鱼至少需要1.5米长、0.5宽的大型鱼缸,不然很难保证宠物鱼的身心健康。等到中华鲟再长大一些,更是只能像大龄锦鲤那样放到室外水池里饲养。
别人吐槽的都是实情,马竞也只能点头表示确认,“生长速度确实有些麻烦,不过问题也不难解决,普通人养鱼害怕撑死向来都习惯于少喂勤喂,正常情况很难把鱼养到太大。”
目光灼灼看着对方,“锦鲫可以长到20厘米以上、锦鲤可以长到1.5米,可你们见过多少人能用鱼缸把小鱼养到那么大?”
“这样的人我还真见过,”方盏平笑着转头看向另外两人,“我说的没错吧?”
马竞此时也反应过来,摆摆手说道:“农老哥那种专业玩家属于特例,大多数宠物鱼玩家连养活都做不到,上手没几天就会挂掉,更别提养好养大这些了。”
“话不能这么说,”王戈插话进来,“就算迷你猪也有人能养到80斤往上,你不能因为普通人养不好就忽视这个问题,太不负责了!”
“我倒是想要负责呢,”马竞闻言却是无语摇头,“问题是中华鲟成年进入繁殖期需要十几年,传统育种驯化机制基本指望不上。生长速度的问题,现在只能是调整饲料配方尽量延缓抑制,要是将来真有人把鱼养大了,基地方面也会安排回收或者训练放流。”
“育种时间确实是个问题,”王戈点点头,“这么说培育金色、白色这些花色也没戏了?”
野生动物通常只有灰蓝、棕黑之类易于融入生存环境的伪装色,即便偶有基因突变产生白化、红鳞个体也很难将基因传递下去。直到人类出现,专门留意收集这些特殊个体并加以引导增殖,这才有了如今外观纷繁多样的各种观赏动物。
“传统手段确实来不及,”马竞歪了歪头,“不过还有转基因这条捷径,我们正在研究中华鲟的小型化、金色化课题,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因为赚的没有花得多,民营中华鲟繁育基地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相关研究只能仰赖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等公办单位。不过后者虽然不缺资金和人才,研究方向却是侧重生态效益,不会也不能在商业方向投入资源。商业开发的不足,又反过来限制相关繁育机构获取资金,导致中华鲟保护成为越背越重的大包袱。
直到佳境基金会接管重组鹭岛中华鲟基地,这种情况才算是有所好转。马竞将繁育基地一分为二,拿基金会捐助的那部分保持公益属性,负责现有中华鲟的保种繁育以及放流研究,由他私人资助的研究所则将目标放在中华鲟的商业开发上,试图将其改造成新型观赏鱼。
“也不一定非要改造成观赏鱼吧?”王戈慢慢说道:“和其他鲟鱼一样开发肉用、卵用乃至皮用价值,应该也是走得通的。”
“理论上可行,问题是时间不够,”马竞摇头,“肉用面临杂交鲟鱼的低价竞争,卵用需要把雌鱼养到成年,还要开发鱼子酱品牌,皮用同样耗时过久。短期来看,最方便开发的反倒是观赏鱼这块。”
因为鱼类的“广种薄收”特性,鱼苗、亚成鱼的饲养成本远远低于成鱼,供应量也远比后者充足。随着基地的子一代中华鲟相继进入繁殖期,选择这条路线,确实可以规避见效时间过久的问题。
“不对,”方盏平这时却是反应过来,“成年锦鲤一条几千几万,十几厘米的亚成鱼却不怎么值钱。你现在产量是多少,又打算卖多少钱?”
“一年大概能有十万条一龄鱼,价钱方面可能不会太高,不过就算一条只卖十块,光靠卖鱼钱都能碾压国家的放流补贴了。”
闻听此言,其他三人却是齐声问了句:“这么少?”
和另外两人对视一眼,方盏平连忙追问起来:“国家给的放流补贴还不到一百万?”
“如果养到1.5米以上、体重超过50千克,一条就能一万块,不过长到那么大往往需要十年以上,没有人会舍得拿去放流的。其他几十厘米的小家伙,补贴价就要少得多了,加起来一年也就是百来万的样子。这还是最近几年的行情,我接手之前基地十几年只收了400万补贴。”
“十几年只有400万,难怪原先老板要跑路。场租水电饲料工资,这点儿钱完全不够用,换我我也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