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冉晋之殇(1 / 2)
赶往三个势力交战的地方,马川还没有花费到十天时间就到了。
不过大战还没有真正开始,他也就只能先稳住老太太,然后找个地方潜伏下来。
直到大战开始后,交战双方,在滂江以北投入的总兵力达到了四十万。
帛国和东蜀联军,兵力占二十五万。
滂国好像投入了全部兵力,十五万的样子。
反正这一战过后,输的一方,再也不能抵挡对方的攻势了。
特别是帛国和东蜀联军看似占优势,却不能败,一旦联盟瓦解,两国都将被滂国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
就算打赢了滂国,帛国和东蜀还会有一场争夺战,最终决定整个蜀国的归属。
因此,马川为了尽快结束这场持续了数十年的战乱,他决定帮助滂国,尽量让滂国一举打垮帛国和东蜀联军,只要这一战成功,蜀国将再无大的战事。
真正决战的时间很快来临,双方这次是各自集结了几乎全部的兵力,在滂江以北展开一场大决战。
大战尚未开始时,自然是各种刺杀,渗透,阴谋诡计层出不穷。
等到决战真正开始时,那些暗地里施展的东西,就会起到奇效,甚至决定整个决战的最终胜利。
滂江以北是一片平原,按理说帛国和东蜀明知道滂国有三万铁骑的情况下,是不会选择在这里决战的。
但事实上,帛国和东蜀就将决战的地点选择在了这里。
滂国做为被动防守的一方,放弃了滂江以北其它城市,只防守了三个互为犄角,相互依托的重要城市。
只要守住这三个城市,滂国军队不但粮草后勤补给无忧,而且可攻可守,帛国和东蜀联军占了其它城市根本就没有用。
大战一开始,冉晋为了发挥自己三万铁骑的优势,自然是在对方攻城时,主动派出三万铁骑反攻,准备用铁骑的强大冲击力,先挫败对方的锐气再说。
只是三万铁骑刚一出城进行反攻,帛国和东蜀联军的攻城兵力,全部就地防守,等到先头铁骑冲刺到二三十丈之内时。
突然,对方的鼓声一变,攻城兵士后面,出现了众多手持一种连弩箭的兵士。
霎时间,箭矢如同飞蝗,不断直射冲击来的滂国骑兵。
速度又快,威力又大。
很多一马一人,只要被一根箭矢射中,便会人仰马翻。
没过多久,反攻的滂国铁骑,便尸横遍野,而且没有一骑,到帛国和东蜀联军攻城兵力的防线上。
这种连弩箭,实在是比普通的羽箭射速快太多了,虽然射程不是太远,但威力极大。
本来是无往不利的铁骑,面对这种东西,简直就是送死一样,不断的被消耗而已。
而且帛国和东蜀的箭矢,似乎非常充足,完全就是敞开了万箭齐发。
仅仅一刻钟,滂国的三万铁骑,就损失了三四千之众。
这主要是平原地带,三万铁骑冲击的面太广,这才在短短时间内损失了这么多的骑兵。
冉晋自然是在楠城亲自镇守,眼看着出城的损失巨大,也就能想象出其它两城的惨烈情况了。
三万铁骑对他,甚至整个滂国来说都至关重要。
滂国在先前的争夺中,打垮无数敌人以及最终成为三大国之一,都跟这些铁骑息息相关。
每一匹马,都花费了大量的资源,而且是限于滂江以南只有那么多养马地,他也就只能养三万铁骑。
每损失一匹马,可不是短时间内能补充起来的。
现在损失如此惨重,冉晋怎能不心痛。
而且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最严重问题是滂国三万铁骑,无往不利的神话被打破,导致己方士气大减。
在这决战的紧要关头,士气受损是件非常严重的事,甚至关系着最终成败。
滂国慌忙撤回损失惨重的铁骑后,士气大减,处在了极度不利的境地。
而帛国和东蜀,自然是抓住机会继续进攻。
攻击楠城的,自然就是帛国和东蜀名义上的大将军龙潜。
帛国和东蜀有超过十五万的兵力,都投入了攻击楠城中。
面对声势浩大的攻击,冉晋在派出铁骑反攻失败后,只能被动防御。
但好在楠城城墙高大,防御坚固,敌方即便多了一倍的人,也不是那么好攻破的。
双方便展开了一场攻防之战,在攻城时,连弩箭就很难派上用场,还没有羽箭好用。
马川自然是隐藏在楠城中,他隐隐觉得帛国和东蜀联军,虽然看起来声势很大,却极有可能是虚张声势,应该另有手段才是。
但马川得知龙潜就在楠城外面不远处,自然不会放过这等时机。
在攻防双方进入白热化阶段,冉晋去了其它城门督战之时,马川趁机联络到了一些亲信旧部。
梅鹤就是马川忠心的手下之一,刚好还在这座城门防守。
马川诈死的事,冉晋虽然隐隐有所察觉,对外却是宣称马川战死,为滂国立下了大功劳。
因此马川现在想要联络旧部,还是比较容易。
更何况,马川说出的理由也很让人信服。
大慨意思就是,他本身诈死,依然是为了帮助滂国和冉晋。
擒来了龙潜的老母作为人质,一来是要让滂国取得这次决战的最终胜利,二来是为了雪耻。
当初跟随马川前往献城的骑兵,有不少就在这里防守。
马川背上了屠城的滔天骂名,跟随他去的一万铁骑同样如此,虽然冉晋对他们一切如常,但在平民的眼中,他们就是不折不扣的屠夫。
因此,马川这样一来,很容易就联络到了大部分旧部,然后依计划行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