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 重新进京的构想(1 / 2)
“民国崛起之希望尽在东北。”刘静玄,谢荫昌拿到东北财政署第一批超过千万元拨款的批文后,无不欣喜若狂,这已经是第二次一次性拿到数额如此惊人的巨款,仅管上次奉天推行小学义务教育拨出的款项不比这个少,但是奉天教育已经初具规模,这次秦宇着手的是将奉天的教育模式推广到整个东三省,以及热河,察哈尔。东北小学入学率之前以每年数十万人的数量递升,现在推行义务教育之后,入学的儿童将高达数百万以上。这种举措算是民国教育界的一大盛事。
“好了,你们也不用在我这里歌功讼德,钱是拨下来了,但是怎么用到实处,让这些娃娃们学到知识,对东北现有的旧有教育制度实行改革,任重道远,东北政府是下了大决心,未来的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身上了。”秦宇看着几个教育署的官员一脸难以掩饰的激动,也打心眼底高兴,有着这样一群热衷于教育的志诚之人,东北兴盛有望,再多的钱,也买不回知识,东北想要开发出自己的先进飞机,坦克,以及其他先进武器,就必须培养自己的人才。以前依靠海久留学生,那也是无奈之举。
“大帅放心,振兴东北数千万人之教育,卑职等人义不容辞。”刘静玄道。
“好,要有这个决心。这次欧洲大战,德奥战败。现在欧洲物价奇高,治安动荡,战败国尤甚。德国的教育,技术让人称道。以前建奉天工大的时候,我便有意效仿慕尼黑工业大学,但因为战争一事,只能作罢,现在机会重新来了。东北将会聘请大量的德国教育工作者,但是要说服这些人背井离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你们这些同行说起话来应该容易一些,多拉些关系,对于德奥那边的学者,东北来者不拒。现在奉天所拥有的大学,并不足以解决高端教育的需要。”
“大帅说得是。”谢荫昌点头。按秦宇的计划,此时教育署已经在规划未来三到五年内再次建立与奉天理工相同,甚至更大规模的大学。
“花钱如流水,这五千万日元的事才设定,转眼间大帅就花出去了,这般大手笔。当真是让人吃惊呢。”刘静玄,谢荫昌几人欢天喜地离开的功夫,蓝天蔚与丁成拿着个文件袋走了过来。
“钱这个东西抓在手里不花出去,岂不是浪费了资源。”秦宇不在意地道,虽然投资过多容易导致通货膨胀。但东北的底子薄,除了奉天的工业有了点样子外。哈尔滨,吉林现在仍然跟张白纸没太大的区别。
“铁路修建,教育投入,公路,水利,以及开矿办厂,加起来数以万万计的投入,恐怕用不了两三年,东北的财政收入又要翻番了。”蓝天蔚在东北呆了这么久,虽然不如田和霖,王永江这些专司经济的大才,但也有了相当的了解。
“重病需猛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东北的经济举措确实有些急迫,特别是这几大计划,与资本市场是有些冲突的。不过社会主义也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秦宇依靠此时对东北的绝对统治,上马几个大项目,在短期内拉近与列强的工业差距也无可厚非。至于蓝天蔚所说的两三年内财政收入翻番也并非难事,欧洲战争落幕,之前屯积的大批粮食,白糖,奶糖,酒水等一类食品,生活必须品,因为欧洲的刚需价格开始暴涨。之前屯积的商人短时间内资产便翻了数倍。当然,东北政府才是最大的受益者,东北这边的事务秦宇并未参与,不过利用黑杰克集团在美国那边已经伸进各行各业的庞大利益网络,所屯积的物资使得秦宇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可以分享最后的一羹美食。这些粮食,食品,虽然比不上飞机,坦克的利润多,但胜在量大。累积起来所达到的营利甚至还要超过前者。
“经济上的事先放到一边,丁成,这次你代表我到欧洲去一趟,买些东西回来。”秦宇道。
“大帅又要置办什么东西?”丁成问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