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明官员的俸禄(1 / 2)
锦衣卫百户郭志一站在指挥使骆养性面前,浑身上下都不自在。有道是现官不如现管,骆养性不仅比郭志一官大,而且还是他们锦衣卫的最高领导人。这不由得使他对骆养性有着深深的敬畏之心。
即便如此在被派出去执行危险任务之前,郭志一还是炸着胆子提出了自己有困难要指挥使大人解决。还好指挥使大人今天心情很好,并不计较他有借机要挟的嫌疑,痛快的让他讲出是什么事。
“指挥使大人能不能让衙门里先预支我几个月的薪水?我这一去也许要较长时间,家里没米下锅了。”郭志一小声的说道。
“哈哈!没问题,我先让他们预支你一年的薪水,另外你再找师爷领取一百两银子,这算是我送给你的,事成之后参加行动的每个人都有重奖。”骆养性听了郭志一的话不由笑出声来,他见郭志一唯唯诺诺的样子,以为会提什么难解决的要求呢。却原来是提前支取薪水的事。骆养性虽然爱财,可薪水这点儿小钱他确真的没有放在心上。
要说起明朝官员的薪水,官大点的可以称为俸禄也是历史上一个奇葩的存在。明朝官员的俸禄标准最早由开国皇帝朱元璋制定的。朱元璋本人就是穷人出身,恨透了贪官污吏,他本身就认为这些官员没有什么好人,就不应给他们太多的俸禄。明初的俸禄是以发放米粮的方式来结算的。当时一个县令年俸90石米,也就是12744斤米。考虑到明朝建国之初人们普遍吃不饱饭的状况这其实也不少,所以明朝官员工资低这个锅还真不好由老朱来背。
奇葩就奇葩在以后老朱的子孙竟然没想到还有给官员加工资这件事,这个工资标准到明朝灭亡也没怎么变,不但不给加还想方设法的克扣。当年米是硬通货,官员如果能按时领到米还是不错的。后来明朝的首都搬到北京之后,由于离开了产粮区,朝庭就想办法少发米,官员的俸禄有近一半的米拿不到而被皇帝折算成绢布、棉布、甚至一些零碎的小东西,不是缺什么发什么,而是国库里富余什么发什么。有时还发一部分大明宝钞替代米和银两,后来宝钞信用破产,根本就和废纸一个样。
并且官员的俸禄并不是专门用来给自己养家胡口用的。每个官员手下的师爷幕僚办事人员,国家是不发工资的,都要靠官员自己养着。如果光凭国家给的俸禄,底层官员很难活下去。高官也维持不了豪华的生活,官员们只能自己想办法。地方官的实际收入大多来自地方税收的截流,也就是俗称的“火耗”,京官的很多收入来自地方官的馈赠。而像郭志一这样底层的锦衣卫只有与地方上的黑恶势力相互勾结,敲诈勒索所管辖地区的商户。
郭志一因为心地比较善良一点儿,下手没有他人那么狠,能得到的额外收入不多,所以全家人日子过的比较艰难,经常是入不敷出。这次被派到山西执行这么危险的任务,一去不知什么时候回来。这让郭志一很是为难,时间一久家里没准就断了顿。所以他才大着胆子向骆养性请求先支取几个月的薪水。没想到骆养性这次不但同意了,还赏给了他一百两银子,这怎能不让郭志一感激涕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