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严峻的形势(2 / 2)
另外淮南共和国境内生丝产量增加巨量,但是纺织业发展确实不尽人意,因为淮南共和国主要通过来回倒动一些东西赚取差价,不愿意开办工厂。
辽东共和国公孙家族主要出口煤矿、铁矿为主,对外贸易因为靠近高句丽、夫余等地,边境贸易激增。
大汉帝国不容乐观,进口量激增,因为私人开办工厂的热情高涨,使得内部大量的棉纺业、纺织等工厂林立,加上李家的机车制造,邹氏的炼铁与机械制造的发展,大量从东南进口生丝,茶叶。从淮南共和国进口铁矿、铜矿以及煤矿,导致大汉帝国贸易量呈现赤字化。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大汉帝国在各地开办的银行来看,大汉帝国国内主要依存款居多,而其他国家的首都来看,主要依贷款居多。
也就是说大汉帝国在用自身来维持着各个共和国的发展,带来仅仅是微薄的利益,大部分被诸侯国的资本家巨额抽走,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如今的金本位带来了一点坏处在急剧增加,那就是膨胀的问题,因为柳风开动的印钞机不断地印制纸币,购买各个共和国的原材料及其矿产,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各个共和国通过出口大量收取大汉帝国的纸币,然后通过大汉帝国在他们国内开办的银行用这些赚取的纸币从大汉帝国兑换金币。
另外因为大量的原材料进口,淮南共和国与东南联合国都采用一种聚拢压榨的手段在从大汉帝国攫取财富。
什么叫聚拢压榨,就是这些国内的资本家为了达到资本利益最大化,通用原则就是当生丝或者煤矿等上市前囤积起来,让购买方不得不出高价购买,这样一点点抬升价格,大汉帝国是跟他们玩不起的!
这样下去,国库内存储的金币一点点的在减少,当有一天无法支付的情况下,大汉帝国赖以生存的经济就要崩盘,大汉币的公信力就会下降。
下降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大汉帝国紧急的奔溃,那么大汉帝国想要利用金融剪羊毛的愿望就要落空,柳风是不愿意看到这样极端现象的出现的,但是当前的经济局面是大量的金银流入诸侯国,这对于潜在的经济面是一种威胁,甚至可能因为埋下的祸根而波及整个大汉帝国的统治,这种局面必须改变。
由于东汉末年这个层面,金倒是流通量很大,但是银这种东西流通量很小,究其原因就是银的开采量很小,主要通过对外贸易获得。
那么必须打破各国的金本位体系,取而代之的利用银这种巨量的东西来作为本位货币。
现如今随着大汉帝国金币的流失,相应地诸侯国流入大量的金,使得金币成为最为重要的等价物,而因为银的短缺,诸侯国有点想放弃银的意图。
这些金并未有凭空消失,而是从一国进入了另外一国的局面。
这是柳风不愿意看到,因为自己的金银本位制度包括了20比一的金制度和4比一的银制度。
金银的比价在5比一左右,那么如何能将银成功的推广出去,将流失的金收回来,这将是一项长期任务,打败了金融就意味着掌控了一切。
柳风没想到自己出去这半年,诸侯们很会玩啊!竟然通过这种手段从自己手里赚取金银!(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