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1 / 2)

加入书签

李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汉子,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迷人的英气,同时,李安还是一个细心的人,比一般的男子更心细,甚至比女子的心还要细心,这让他能够发现一般人所发现不了的细微问题。

比如眼前的两位卖艺小娘子,普通人根本不会过于关注她们,而李安却盯上了她们,甚至还觉得她们是马贼的眼线,并下定决心要调查她们两个,这足以证明李安的细心。

“既然你觉得人家是奸细,那何不把人请过来,隔着这么远能看出什么来。”

李寒露开口说道。

李安嘴角微微一笑,开口说道:“寒露说的有理,那就把其中一个叫过来谈上一曲好了。”

说完招了招手,让茶博士过来,并拿出了几块碎银子,让茶博士下去把卖艺的姑娘请上来。

茶博士下去之后,在卖艺小娘子的耳边说了几句,然后,这名拿着古筝的小娘子就跟着茶博士上楼来了,因为古筝比较大,茶博士非常体贴的帮小娘子拿着,一直送到李安的跟前。

“贵人要听什么曲目。”

小娘子的声音还不错,很好听的样子。

李安仔细的打量眼前的小娘子,看的对方都不好意思了,对面的李寒露也不爽了,直接开口问道:“娘子会谈什么曲目?”

毕竟,李寒露并不擅长音乐,所以,也不知道该如何点曲子,只能让对方先说曲目的名称,然后,自己才能顺利的点曲子。

小娘子莞尔一笑,开口说道:“贵人,我会的曲子可多了,像谓川曲,伊川歌,相思曲,清平调……”

说完看向李安和颜如玉,等待着对方点曲目。

李安想了一下,开口道:“那就先来一首相思吧!”

“是,贵人。”

小娘子非常有礼貌的向二人行礼,然后轻轻坐下,将琵琶放在自己的腿上,开始了弹奏。

其实,弹古筝应该是放在桌子上弹奏,效果更好一些,可茶楼不可能准备那么多的专门用于放古筝的桌子,所以,为了方便就直接放在自己的腿上了,而且,只要是经过长时间练习的人,都是可以克服没有桌子的困境的。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随着古筝曲目的弹奏,李安也陷入了陶醉之中,这种古典的曲目最是让人喜欢的,能够给人一种非常快乐的感觉,尤其是这种带有爱情的曲目就更让人陶醉了。

当然,李安此刻陶醉是假,借机观察和试探小娘子才是真正的目的,用一双色眯眯的小眼睛看着眼前的小娘子,完全可以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不会引起小娘子的警觉。

“好,真好,曲子谈的好,曲目也好,人更好,人更好。”

李安略显好色的盯着眼前的小娘子,但总体上还是很君子的,并不会去动手动脚。

顿了顿,开口道:“弹得好,有赏。”

说完把兜里的钱拿出来,轻轻放到小娘子的手中。

“很好听,再来一首清平调吧!”

李安开口说道。

既然要趁机观察小娘子,自然是观察的越仔细,越长时间就越好了,让小娘子多弹几首曲子,便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是,贵人。”

小娘子的态度依旧很好,好像一点也不怪罪李安的冒犯眼神。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小娘子的技术很是娴熟,很快,这首清平调的曲子很快又弹完了,曲调清脆悠扬,让人听了都忍不住要陶醉一番,至少,李安旁边邻桌的几名商人都陶醉的差点流口水了。

这首曲目是最近几年才流行的,是李白先生为贵妃写了这首词,然后,李龟年这小子把这首词谱写成了词曲,并让宫乐负责练习,之后,这首美妙的曲子流传到了民间,并成为很多音乐人的追捧对象,成了一首流行歌曲了。

在任何时代,流行歌曲都是最受欢迎的,尤其是刚刚开始流行的时候,是最为受欢迎的阶段,几乎整个社会的人都能哼唱两句。

弹好一首曲子之后,小娘子站了起来,并向李安和李寒露行礼。

“好,弹的太好了,小娘子的这双手可真是巧啊!怎么就能弹的这么好呢?一定是从小就练习的吧!”

李安开口夸赞,并走到小娘子的身前,顺手把赏钱递给了小娘子。

小娘子收下钱,开口道:“多谢贵人,奴家五岁练古筝,至今已有十余年了。”

“哦,都练了十余年了,难怪弹的这么好。”

李安开口夸赞,并顺势握住小娘子的手,仔细的观察了起来,小娘子似乎也没有拒绝的意思,毕竟,只是摸了摸手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被磨了一阵子之后,小娘子还是害羞的把手给缩回去了,而李安也顺势回到自己的座位,继续看着小娘子。

“小娘子是哪里人士?既然从小就能学习琴棋书画,那为何沦落到在茶楼里卖唱?”

李寒露佯装不知,开口问道。

小娘子闻言,表情很是凄苦,开口说道:“不敢隐瞒贵人,奴家是银州人士,虽不至于大富大贵,但从小好歹也是衣食无忧的,只是……只是父亲出事,从此家道中落,我们姐妹无依无靠,这才走上这条路,在茶楼卖艺养活自己,呜呜呜……”

看着小娘子伤心哭泣的小模样,李安居然有一种心碎的感觉,这完全就是真情流露,一点也看不出是作假的样子,若真的是作假的话,那演技也太高了,居然连李安都能被骗到。

旁边邻桌的商人,见小娘子身世可怜,便也跟着唏嘘感叹,但几句之后,又开始各谈各的了,谈他们的生意和贸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