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努米底亚战争三(2 / 2)

加入书签

现在的汉尼拔可不知道朱古达的如意算盘,他还沉浸在痛失两个弟弟的悲痛中呢;即使汉尼拔表面上古井无波的率领着三个军团继续南下,但心中的悲痛又岂是言语可以说清楚的。汉尼拔的大军在进入拜萨西恩境内以后。就收到了斥候关于努米底亚大军撤退的情报;汉尼拔当即就做出了针对性的安排。

首先,汉尼拔命令斥候们加紧对努米底亚大军动向的侦察,必须时刻汇报努米底亚大军撤离的方向和可能的目的地;除此之外,汉尼拔还命令凯利米斯率领其本部的一万长盾骑兵负责收复拜萨西恩北部所有被努米底亚人攻占的城池,并嘱咐他小心谨慎,不要中了努米底亚人的埋伏。

之后。为了确保塔普苏斯的万无一失,汉尼拔直接命令吉斯肯带着其麾下本部的一万长盾骑兵立即前往塔普苏斯驰援维密那。在吉斯肯临行前,汉尼拔也是嘱托他;在到达塔普苏斯以后,只需和维密那一起坚守塔普苏斯就可以了。无论努米底亚大军怎么样,都不允许擅自展开追击。

与此同时,汉尼拔本人则带着萨卡伯和一万圣团军团往库赛尔的方向进发了;根据斥候们的最新汇报,包围库赛尔的朱古达军团竟然没有跟随祖古塔的努米底亚主力大军一起撤退。这就值得汉尼拔深思了,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隐情吗?

汉尼拔可不相信朱古达是主动留下来阻击迦太基追军的,要真是如此的话,朱古达的军团应该是在塔普苏斯城外,而不是库赛尔的城外;更为关键的是。朱古达可不是一般的努米底亚将领,他麾下的军团也不是一般的努米底亚军团。

在当年迦太基王国统治整个北非的时候,撒哈拉可不是努米底亚王国的行省,那可是与努米底亚王国地位相同的王国;不管这两个王国的实力相差有多大,最起码从地位上来说是平等的。难道朱古达身为撒哈拉王国的国王就心甘情愿的做努米底亚的总督吗?这其中猫腻不小啊!

其实,截止目前为止,汉尼拔还没有想好如何来处置战败的努米底亚王国;如果由迦太基王国来吞并整个努米底亚王国的话,对迦太基王国本身而言是百害而无一利。从今以后,迦太基王国不仅要支出大量的资金来建设贫穷的努米底亚地区,还要时刻预防努米底亚人的叛乱。

在汉尼拔看来。这些问题也不是不可能解决的;只要给自己和麾下的大军五年时间;自己完全就可以顺利的帮助迦太基王国吞并整个努米底亚王国。但是,罗马人是不可能给迦太基王国这样的机会的;他们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阻止这一切的进行。

一旦自己将整个努米底亚王国纳入迦太基王国以后,又因为罗马的事务无法抽身治理弹压;那么最多只需要三年,迦太基王国就会失去这些占领的努米底亚地区,甚至还是导致迦太基本土的不稳定。

更为重要的是,即便罗马人不来找汉尼拔的麻烦,汉尼拔也不可能放过奥古斯都家族;北非战事一结束,汉尼拔就会立即回军西西里,为自己的两个弟弟报仇雪恨。所以,武力吞并努米底亚王国的计划是不可实施的。也是汉尼拔不会实施的。

除了武力占领整个努米底亚王国这个办法以外,最方便、最简单的永久性解决努米底亚问题的办法就是将努米底亚彻底分成数个王国;这样,努米底亚王国就再也不可能恢复起来了,也不可能再成为迦太基王国的对手了。

当年。鼎盛时期的迦太基王国对努米底亚王国采取的措施就是分而治之;整个努米底亚王国被分成两个部落,谁强盛起来了,有了统一努米底亚王国的趋势,迦太基王国就会主动打压他,并大力扶持另外一个弱小的部落,这才有了努米底亚王国数百年的虚弱与平静。

后来。随着迦太基王国的日益衰败,这才出现了两个部落合二为一的事情,也就导致了努米底亚王国产生与迦太基王国一较高下的野心;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削弱努米底亚王国最好的办法还是将其分割压制,这样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

因为人性都是贪婪的,汉尼拔相信任何一个普通的人在做到国王之位以后都不会轻而易举的放弃自己的权力向另外一个人效忠,哪怕这个人是他曾经的国王。而要想真正的完成这个计划,需要的不仅仅是击败努米底亚最后的主力大军,而是必须将祖古塔彻底消灭!

祖古塔不死,一旦分裂的努米底亚王国受到欺凌之后,他们肯定就会放弃对祖古塔的责备,反而怀念祖古塔时期的努米底亚王国;所以,要想彻底的断了努米底亚人的念想,就必须要将祖古塔彻底消灭!

至于朱古达嘛,如果他表现的不错的话,汉尼拔是不会介意扶持一个棋子的;如果他的野心太大,或者表现的不是那么让人满意的话,那么汉尼拔更加不会介意在祖古塔的墓前再加一座新墓的,一切就看朱古达自己的表现了。

朱古达既然已经决定了投降汉尼拔,自然不可能再继续为难库赛尔城内的守军了;但是,他也不敢擅自就远离自己的驻守地点。虽然困守库赛尔城内的希米卡和希米科并不知道整个大局的变化,但是他们可不会白白浪费杀伤朱古达军团的机会。

之前朱古达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了,他可不打算在准备投降之际再来一场这样的战斗;否则,哪怕自己的军团没有出现多大的伤亡,库赛尔的守军在汉尼拔援军抵达之后也不会轻易的放过自己。

每天求一下票票和订阅啊!(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