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丫就一空城(1 / 2)

加入书签

第2章丫就一空城

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  周行逢几句要小心,要慎重的劝说,显然被韩保正视为居心叵测,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在北伐形势不是很好,而是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周行逢作为一个楚将,动摇自己堂堂大蜀国的北面督招讨北伐的决心,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而是红眼病泛滥成灾,生怕自己得了头彩。

韩保正越想越以为然,越想越觉得时不我待,自己不能在耽搁下去了,再耽搁下去,万一马光猛那小子跑到自己前面去了,先行拿下了泾州,自己可就真正变成了陪走路、陪打仗、赔粮草的三陪人员了。正是基于此,韩保正不仅回绝了周行逢的挽留,甚至连周行逢专门为韩保正接风洗尘的宴会都不参加了。哥们山珍海味的什么没吃过,还留在宝鸡吃你的楚国拖兵宴,要喝酒要摆宴席,咱们打下了泾州好好的热闹热闹。

于是,韩保正不仅不再宝鸡停留,在天兴城更是绕城而过,根本就不停留,一路上昼夜兼程直奔泾州!蜀军翻过杜阳山,取道普润县,然后沿着细水河直扑泾州的灵台县(今甘肃灵台县),然后在北上泾州(今甘肃泾川县)。韩保正前脚离开宝鸡县,周行逢就赶紧派人向远在渭州的马光猛通风报信。这内容只有四个字:鱼已上钩。

杜阳山一带崇山峻岭,山路崎岖难走。好在蜀军本就习惯于山地作战,急行军起来既然比楚军还要快上一些。过了杜阳山,这地势渐渐开阔了起来,此时的西北高原还没有变成后世的黄土高原,一路上,横七竖八的山陇极多。在山陇之上,极目远眺,沟壑纵横,树木野草郁郁青青,一片生机勃勃。这本是夏日,可是从西北大草原上从来的厉风,轻而易举的将酷热气息一扫而光。风清气爽,惬意无限。可惜,孟昶兄不在这里,否则的话,他肯定会当场泼墨作画,然后在吟唱一篇诗赋。这哥们文学功底虽然不及李璟李煜父子,可是附庸风雅的心情却是一般无二!

韩保正虽然是***出身,也算是打过几次仗的,特别是去年跟着“诸葛先生”王招远在凤翔好好的打了一个胜仗。当时大胜之下,也就是韩保正竭力建议王招远追击,结果中了埋伏,被周军嘁哩喀喳的一通乱打,给打回了蜀国去。中国有句成句:吃一堑长一智,希腊人也说过人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按理说这次出兵,韩保正应该谨慎一些,毕竟上次惨败而归,正是他本人负责撰写“北伐经验教训”的总结报告的。那报告当然是言真意切、痛心疾,认认真真的分析了北伐道路上存在的一些缺陷。言犹在耳,可这位老兄却似乎有点淡忘了。从行军上来看,这位兄弟并没有吸取多少经验教训。其实不能怪韩保正,本来出兵之前,韩保正也想过,这一次出兵,一定要派出尽可能多的流星探马,最好是一里一报,不把这行军线附近的情况弄个清楚,就绝对不动窝。可是,马光猛的光辉成就,让韩保正眼红了,他一路上自顾着催促手下的兵丁们加快脚步,就把侦察这事儿给降低了难度。

只是,由于去年哪一仗输的实在太惨了。进入泾州地界之后,韩保正还是含糊了一会儿,不过箭在弦上不得不了,他有点硬着头皮碰运气的意味儿,时刻准备着撒丫子就跑,说什么也不能像前一任督招讨王招远那样。在路上,一个老百姓一不留神的碰上了韩保正的大军,被正无所事事的斥候们,当场给扭送到了韩保正的面前。这百姓是一个老头,六十多岁年纪,胡子拉碴的,可是,韩保正不知道是那只眼睛看出来的,硬说这老头是周军的奸细,对这老头一顿的严刑拷打,最后实在是什么也问不出来,这才放了已经奄奄一息的老头。

经过这一闹腾,韩保正胆气稍稍壮了点,更是卖力的催促这人马前进。这一路上都是风平浪静的,一个周军的人毛也没有见着,倒是抓了不少的百姓。渐渐的,灵台县县城已经在天边若隐若现了。前部的赵彦韬距离灵台县只有1o里路程了!

“禀报大帅!灵台县城门紧闭着!城头上虽然插着周军的旗帜,但是城楼上并没有现什么周军。标下捉到几个百姓,都说原本驻扎在灵台的周军,今天上午已经向泾州方向撤走了!”斥候回禀道。

“哦?这就是说灵台县是空城一个了?”韩保正回问道。

“禀大帅,是这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