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高攀桥(2 / 2)
“啷个叫模范师?模范师咋戴僧帽儿?”“不是模范师还戴不上哩。”
。
就在成都百姓对着共和军的船帽好奇的指指点点的时候。第二师师长季雨霖已带领参谋部全体军官进了城。他们护送着一幅一人多高的半,装照。这幅巨大照片将在第一时间悬挂到皇城的明远楼上。让成都百姓都能一睹总司令的风采。骑着白马。头戴船。季师长挥起手。向街边那些人山人海的百姓示意。作为共和军第一走进成都城将级军官。季雨霖是兴奋的。看到这些热情高涨的百姓。他的兴奋劲更强烈了。就连这种原本在他看来十分别扭的船帽也立刻变的好看起来。
就在昨天共和军总司令部和总-谋部联合下发文件。郑重宣布。从即ri起。这种看起些古怪的船型软帽将作为共和军jing锐部队的“礼帽”除了特战营之外目前只有第一师和第二师允许装备这军帽。从此之后。船帽将作为共和军jing锐部队的象征。非jing锐部队没有资格佩带这种军帽。换句话说只有模范师的官兵才有资格佩带船帽。
随着文件的下发共和军的“军帽之争”总算是画上了一个还算完美的句号。反船帽者获的了胜利。但支持船帽的人也没有落败这是双赢。共和军里就没有“失败”这个词。胜利永远属于总司令。
师是模范师。就是共和军的jing锐部队。船帽将作为这阅兵和重大庆祝活动时的礼使用。而在平时的作战与训练中。官兵们将戴上一种有帽檐的新式军帽和非jing锐部队完全一样。
这种尚未配发部队的军帽叫做“作训帽”也是由总司令亲自设计。虽然有帽檐但绝是大檐帽。这种军帽将普遍备部队。不仅共和军要装备。就连革命队也要配发这种作训帽。
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这种军帽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是季雨霖相信总司令的眼光。事实已经证明。总司令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无比正确的。即使某些决定乍看上去似有些荒唐。但时间最终可以证明总司令的英明睿智。当初参谋们腹诽船帽的时候。谁能想到总司令还留有后招呢?只有jing锐部队的官兵才有格佩带船帽。在。恐怕那些嫌弃船帽的军官已经悔青了肠子了。
总司令怎么会有错?总司令绝不能犯错。
只有一位英明睿智。雨绸缪运筹帷决胜千里的总司令才是值部下信赖的。因为只有这样的总司令才有资格带领共和军不断的赢辉煌。从胜利走向胜利。
“军帽之争”中。总令既做到了坚持立场。也做到谏如流。既维护了总司令的权威。也给足了部下面子。这样的一个总司令。谁还敢有半点不满?
本来。这入城,应该是由第一师师长柏文蔚主持的。但是由于刚才总司令已命他率领第一南下。所以这入城式就归梯团长季雨霖主持了。
季师长很,幸自己能遇上这么一位上司。以前他还曾质疑过总司令的年纪和阅历。但现在他已收敛了心思。无论如何。他这个千里马算是跟定这位伯乐了。
。
就在季雨霖准将骑白马上感慨的时候。共和军的最高指挥官却在城外的兵工厂指导工作
本来赵北是打算亲自率领二师举行入城式的。但是由于参谋部多数军官以安全为由坚决反对总司令做秀。所以。他只好老老实实这件即风光又危险的工作交给了季师长。略微带着丝落寞。领着一班手下在城外晃悠。同时充当预备队主官的角se。
至于成都光复后一切事务。已不必总司令一一过问了。清军的收编整编。狱政的清理。固派的搜拣整肃。城里城外饥民的救济编册。哥老会袍哥等江湖势力的整顿弹压。诸多事务都可以交由手下的参谋官们去做。这一路之上他们已很熟悉这些事务。按部就班而已。
总司令无事一身轻。领着一班参谋骑马。在成都附近晃悠了半天。最后晃悠到了成都工厂。于是便到工厂里参观。
四川近代兵工业的起步可追溯到清光绪初年。时任四川总督的丁宝桢在成都东门内侧下莲池一带建立起了一座手工制造为主的作坊。称“四川机器总局”。后来开始使用水力机械和少量蒸汽机械。以制造前膛枪为主。而且产量不高。此后数十中。虽经历任川督陆续扩建厂房添购机器。但该厂的军械生产能一直不能满足|省所需。每年都需要从鄂厂沪厂购进大量军械。清廷新政开启之后。锡良督川。准备大新军。遂决定对兵工厂进行大规模扩建和整顿。不仅在城外择的组建新厂。而且还从德|购买大量新,制械机器。但未等到新厂开工。锡良就被调往云贵总督任上。川督由尔巽接任。由忙着铁路和川边改土归流的事情。这兵工厂新厂的建设就一直拖着。直到“戊申革命”爆发。为了对抗|命军。赵尔巽才加紧组建新厂。成都光复之前。位于城东门外的三官堂高攀桥的工厂已经开工生产。但没等真正发挥作用。共和军已杀到城下。
共和军发起成都战役后。清军在成都兵工厂部署了重兵把守。尤其是位于城外的新厂。更是清军关注的重点方向。不过由于共和军担心战斗摧毁了工厂机器。所以一直没有对兵工厂据守之敌进行打击。直到赵尔巽投降。整个成都战役期间兵工厂没有挨过革命军一颗炮弹。工厂算是完整的落入了革命军手里。
与汉口战役时完全一样的是。整个战役期间。成都兵工厂无论是新厂还是旧厂都在开马力制造枪弹供应清军。工们都不敢逃跑。也不能逃跑。他们的家眷都被赵尔巽胁持到了城里。一人逃跑全家遭殃。所以工人们只能硬着头皮在炮声中继续工作。直到革命军接管工厂。总司令下令工厂立即停工整顿。工人们这才的以离开工厂。赶去城里与家人团聚。现在还留在工厂里的除了一些技术骨干之外。就只有几个工头和会办帮办。
当总司令率领部下进成都-厂高攀桥分厂的时候。迎接他的高级职员只有一个毛玉麟会办。剩下的都是工头和帮办。好在众人都是工厂里的老职员。对于总司令的盘问倒也对答如流。
“川局自从光绪三年建厂以来。至今已逾三十年。共制各式长短枪支三万余杆。各式枪弹逾一千万粒。炮弹四千余颗。试造后膛炮三门。修理各式枪械四万余杆。自制各式机器机件七万余件。所需经费均由成绵道库土货厘金项下拨给。自设局以来共耗去官银三百余万两。在这西南虽算上兵工霸主。但和鄂局一。确实是上不台面的。
”
毛会办倒是有些自知之明。知道总司令是从湖来的。手里的汉阳兵工厂是中**工业翘楚。成都兵工厂是比不了的。所以这话说起来就带着几分谦逊。
总司令却是听很细。并不时的伸出手。在那些新旧机器上摸上一把。
“立厂三十年。总才制造了三余杆长短枪支。这么算下来的话。平均每年才制造一?这么点够用么?前几年听说这川边可是打很热闹啊。”
赵北从军装口袋里摸出白手套。擦了擦沾满油污的手指。一边打量着厂房。一边感慨。
他本以为四川的兵厂就算比不上汉阳兵工厂。至少也能|达到汉阳厂一半的产量。但是现在看来。他原先的估计过于乐观了。这成都兵工厂的军械产量只怕汉阳厂的五分之一都达不到。锡良新买的那些德国新式机器显然没有发挥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