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两手准备(1 / 2)

加入书签

陆荣廷,字干卿。小名陆阿宋,广西武鸣县人氏,出身于一个赤贫的小农家庭,自幼父母双亡,为了讨生活,曾在伞店做过学徒,但由于当时太平天国战争刚刚结束,广西动荡不宁,市井之上鸡鸣狗盗之徒招摇过市,耳濡目染之下,陆阿宋小小年纪就沾染上了诸多恶习,赌博和小偷小摸的行为让他难以继续在伞店做学徒,被店掌柜赶出伞店之后,无处可去的陆阿宋先后做过船夫、盐贩,后来赶上中法战争爆发,于是投军当了兵,并在此期间秘密加入了反清会党“…会”,亦即天地会。

中法战争结束之后,陆阿宋又一次失了业,身无长技,唯在军中练得一手好枪法。于是索性拉着一帮兵痞上山落了草,就在广西与越南接壤的崇山峻岭中来无影去无踪,这让越南的殖民当局非常恼火,法国殖民军曾多次对这支绿林武装进行越境围剿,但总是一无所获,无奈之下,法国殖民当局只能“勒令”满清朝廷的广西地方官解决陆阿宋的队伍。

连法国人都拿陆阿宋没有办法,满清的地方官员又有什么能耐剿灭陆阿宋呢?好在历朝历代有通融的办法,那就是“招安”,于是土匪变成了官军,陆阿宋也摇身一变,成了吃粮拿饷的朝廷军官,而作为回报,陆阿宋也对昔日的绿林同行痛下杀手,就连“…会”也被他杀得红了眼,从此,“陆阿宋”就成了广西会党里“反骨仔”的代名词。

但就是这个“反骨仔”,自从招安之后就官运亨通,从管带一直升到统领,并以剿匪的战功被清廷作为公费留学生派去日本学习军事,不过对于仅仅只念过一年私塾的陆阿宋来讲,日本军校里的那些课程不仅高深莫测,而且极其枯燥,所以,学了一年多,陆阿宋什么都没学到,但是在日本的那一年多时间里。陆阿宋也不是一无所获,他在东京认识了同盟会的领袖孙先生,并就此加入同盟会,成了一名同盟会秘密会员。

但是讽刺的是,这位同盟会秘密会员一回国,就参加了一次对同盟会**同志的血腥清乡,同盟会发动的钦廉防城起义之所以那么快就失败,与陆阿宋不无关系,但这并不是陆阿宋消灭**同志的唯一一次行动,就在当年冬天,同盟会再次发动镇南关起义,而这一次,陆阿宋就不是扮演清扫战场的次要角色了,就是这位在东京入会的同盟会员,在镇南关下指挥清军与**军激战七天七夜,最终将**淹没在血泊中,并以此赢得了清廷更大的信任,不仅官至总兵,而且还被封为“捷勇巴图鲁”,昔日的小混混儿已经成了坐镇一方的朝廷心腹了。

就是这位“捷勇巴图鲁”,在“戊申**”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扮演着大清社稷捍卫者的角色,先是以署理广西提督的身份在广西与**军作战,后来又以云南提督的身份在滇南与共进会**力量对抗,可谓顽固分子。

就是这样一个人,现在却要去北京拜会民国大总统赵北,此举不仅耐人寻味,而且有自投罗网之嫌,谁都知道,赵北出身**党,与满清顽固势力是势不两立,陆荣廷去见赵北,要么是疯得无可救药,要么就是有恃无恐。

陆荣廷没有疯,他只是有恃无恐,因为法国人给他打了包票,此行北京,法国驻华公使全权负责他的安全,如果赵北敢扣押他,那么,法国政府就跟民国政府没完。

如果法国人只是拍着胸脯空口白牙的保证,陆荣廷也未必肯去北京,但是法国人不仅放了话,而且还拿出了实际行动,派出重兵在云南与越南接壤的地区集结,这架势,如果陆荣廷不去北京的话,法国人就要“接管”滇南地盘了。

陆荣廷别无选择,他只能去北京拜会民国大总统,这样做固然是冒险。但如果冒险成功,他也会得到好处,那就是主政滇南,做他的“滇南王”。

这些内幕,黎元洪和杨度当然还不清楚,但是有人却一清二楚,这个人就是赵北。

……

就在黎元洪和杨度坐在黎府揣测着陆荣廷北行意图的时候,在距离上海数千里之外的北京总统府里,赵北正在会见一名客人,这个人名叫马济,他不仅是陆荣廷的部下,还是陆荣廷的义子,前段时间更是共和军的阶下囚。

上次“湘黔事变”的时候,这个马济就在贵阳,与刘显潜、刘显世兄弟一同策划武装叛乱,后来共和军发起贵阳战役,马济与刘氏兄弟逃出贵阳,躲在一座法国教堂里,但是没躲多久,就被得到密报的共和军部队给搜了出来,之后,马济和刘氏兄弟就被押到了武汉,并一直关押在军事监狱。直到前天国防军暂编第100师师长章裕坤从武汉赶到北京,才顺路将马济给带到了北京,在兵营里略微休整了两天,今天才被赵北叫到总统府。

马济现在不是以犯人的身份受审,而是以客人的身份接受总统先生的盘问,刚才赵北已问了马济许多问题,现在,他已基本了解了陆荣廷的发迹轨迹。

在赵北穿越之前的那个时空位面,这个陆荣廷是民国时代旧桂系军阀的开山鼻祖,他的地盘主要是在广西,虽然曾一度将控制区扩大到广东、湖南。但是很快就被人打回了广西,而且就此一蹶不振,陆荣廷从来就没有将势力扩展到云南一带,但是随着赵北的穿越,历史的轨迹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陆荣廷不仅带着部队逃到了云南,而且居然还取得了法国人的支持,隐隐有成为“云南王”的可能,这确实让赵北有些惊讶。

本来,按照赵北最初制订的战略,他应该先实行“西南迂回”,控制住西南数省地盘,然后养精蓄锐,等待与北洋集团进行战略决战,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随着河南战役的戏剧性结局,赵北原来的那个战略方案不得不进行修改,随着袁世凯的死去,以及北洋集团的分崩离析,赵北竟然率领联合阵线一举控制住了中枢权力,那么,原来的战略就必须进一步做出修改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