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二章 两难抉择(1 / 2)

加入书签

仪琳虽然单纯,但单纯不代表好骗。

相反,有时候,越是单纯的人越是固执己见,认定的事情,旁人很难以改变她的想法。

劝服仪琳还俗,是东方不败交代给杨莲亭的任务。

仪琳善良单纯,向佛之心鉴定,常伴青灯古佛在别人眼中或许是种苦,但在仪琳心理,却是一种乐,她仅仅是在做她喜欢做的事情。

想让她改变想法还俗,这个任务可谓是十分艰难。

既然这是仪琳自己的选择,杨莲亭本也不想去勉强她。他的思想前卫,不认为一个女人就必须要谈情说爱、结婚生子。只要活得自在开心,又何须在意世俗之见。

但仪琳动了凡心,苦恋令狐冲,因此日渐憔悴。即便没有东方不败的吩咐,杨莲亭也会尽力说服她。

仪琳是个虔诚的佛教徒,生性单纯,信仰坚定。动了凡心的她等于犯了戒,以她的性情,即便无人责骂于她,她自己都会觉得是罪过。再加上日复一日的单相思之苦,以及当日在华山下当面被令狐冲拒绝,这些日子,仪琳内心必然是充满了煎熬。

杨莲亭虽非佛教徒,但各类佛经,他却是滚瓜烂熟,张口既来。

而且,杨莲亭还很会讲故事。

从如来佛祖也曾娶妻生子说起,梁武帝萧衍下禁令之前的佛教徒也吃肉,元代红衣和尚能娶妻……杨莲亭引经据典,与仪琳整整谈了一天,直到夜深,杨莲亭方才起身离去。

杨莲亭没有开门见山,直接去劝服她还俗或是放下令狐冲。

而是循循善诱,引导着她。

告诉了她,爱并非魔障,而是善之源头。

让她明白,人非草木。动情并非是什么罪过,不必有什么心理负担。

之所以因此而苦,是因为既得不到,又放不下。

四大皆空、普度众生、救苦救难那都是佛祖的事情,仪琳只是一个小女孩,无须承担这些。

之后又谈了‘舍得’。

杨莲亭以令狐冲做诱饵,夸大了他身体异种真气的隐患。当然。这也不算是夸大,因为若得不到《易筋经》,这隐患对令狐冲来说日后确实可能会折磨他直死。而令狐冲为情所困,伤心黯然,对他的身心必然有着影响。

杨莲亭告诉仪琳,将对令狐冲的这份感情。当成是佛祖给她的考验和历练。

只有真的拿起过,才能真正学得会放下。

让她在令狐冲最需要一个人进入他心中,助他走出情关的时候,也尝试身入红尘,真真切切的体验世俗男女之情。等真正得到之后还能放下,才算是大彻大悟,通过了佛祖的考验。日后再重回空门。若日后依旧放不下令狐冲,那说明与佛祖的缘分未到,还需继续历练。

若不如此,那便从今起对令狐冲的一切事情不闻不问,不再管他的死活,斩断心中的执念和情愫。

舍下一身僧袍返红尘,抑或忘情弃爱伴青灯。

人之一生,有舍有得。

杨莲亭给了仪琳这样两个艰难的抉择。

杨莲亭没有急在一时。当场让仪琳做出选择。

但他知道,当仪琳看到令狐冲借酒消愁,烂醉如泥,身心俱损,日渐憔悴之后,仪琳自己自会做出选择。

杨莲亭估摸着,以仪琳善良的性格。必会对令狐冲心软,心生怜意。到时仪琳若愿还俗那自然是好。而若她看到令狐冲那副残像还依旧不愿还俗,那也证明仪琳狠下心来,欲忘去情爱。一心向佛。这样一来虽然杨莲亭的任务失败,但最起码仪琳从今以后克服了对令狐冲的相思。虽不一定就此忘却,但痛苦却是会减少。

对仪琳来说,无论做何选择,都是一种痛苦,但这份痛苦是短暂的,因为以仪琳的性格,不会做违心的事情,如此一来,一时之痛便会换了一辈子的解脱。

能做的,杨莲亭都做了。

尽人事听天意。

杨莲亭不是月老,没有本事一根红线绑下去就能让谁跟谁成一对。

……………………………………………………

回房间之后,杨莲亭没有休息,而是思考着接下来与明廷、朱宸濠、左冷禅这些人的战争。

杨莲亭千算万算,连朱宸濠等人的死期死法都给安排好了,偏偏没算到徐季等人会背叛于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