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 翻看徐与青(1 / 2)

加入书签

司隶大战过后,凉州叛军,哦不,现在应当改名为凉州联军,成功的在关中三辅地区立足下来。而且,他们手中的大汉天子,虽然似乎不太好用,可毕竟也是大汉的正统。

只是由于战争,关中今年的春耕工作被严重破坏,导致秋收时节必然是一个歉收的年份。而大量人员的死伤,让很多尸体都得不到及时的掩埋。当夏季来临的时候,三辅地区爆发了一次巨大的瘟疫,成千上万的人病死,让本来就残破的关中,显得越发破败凄凉。

至于袁术、孙坚一方,虽然在这场大战中落得个战略失败,但是损失倒也不是大到让袁术不能够接受。而新加入的“奋武将军”吕布所展示出的强大武力,也让袁术军的军威没有多少下降。

只是,吕布显然不是一个安分的主。或者说,在吕布眼里,显得文不成武不就的袁术,并没有如当年的董卓那样,拥有压制吕布的那份资本。

有着温候的爵位,有着奋武将军的官职,吕布自认为身份不在袁术之下。更兼吕布自负武力,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让他心服。如此一来,不怎么将袁术放在眼里的吕布,难免会提出一些显得无礼的要求,比如说要求大幅度增加兵力,要求大笔的战后封赏什么的,让袁术心中大为不满。

还有一个让袁术势力极为头痛的事情,便是今年的收成。由于袁术在领地春耕的关键时刻,大肆征发民夫充军,南阳和豫州的春耕显然也做的不好。

可以想象,等到来年夏秋之交,青黄不接的时候,袁术的治下也会出现相当程度的饥荒。对此。潜伏在伏牛山一带的黄邵、龚都、刘辟等黄巾军首领,可谓是最为期待。反而是袁术本人对此并没有太在意,也不知道这位纨绔子弟到底有多么的缺少农业常识。

当袁术孙坚联军与凉州军结束战斗的时候,也差不多是曹操击败徐州军的时候。

徐州牧陶谦是个能吏。这一点从他到了徐州,很快便有效的抑制了原本如火如荼的黄巾起义。正因为陶谦的功绩过人,他才得以从徐州刺史一跃变成徐州牧。

但是。陶谦的野心并不大。作为一个活在乱世的地方大员,陶谦并没有乘机建立一方霸业的打算。不是陶谦对大汉忠心不二,从来没有想过这一点,而是陶谦的条件,并不具备如此做的资本。

在进入徐州担任刺史的时候,陶谦就已经是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了。由于出身略显贫寒,家族势力不足,他在徐州的治理,必须依靠当地的豪强大族来支持。

当时如果不是袁术与陶谦正好性格相投。暗中为陶谦引荐了彭城曹氏、东海陈氏等几个徐州大豪族,陶谦也不会那么顺利的被徐州豪强给接受。

自身实力不足,意味着陶谦很难将徐州的基业,留给能力平平的两个儿子。年事已高,又意味着陶谦连给儿子接班铺路的时间,也明显不够。这几样因素综合一下,意味着陶谦一旦生病或者亡故,就会立刻失去对徐州的统治权柄。

所以。行事老辣的陶谦,在进步无望的前提之下。为了避免自己的子孙在这个乱世中被人无辜谋害,陶谦干脆让两个儿子都不要进入仕途,乖乖的在家里做一个良民。如此一来,等到陶谦将徐州交给后继者,后继者也会看在二子没有丝毫威胁力的份上,照顾两兄弟一把。

再说陶谦与曹操开战之事。

其实在一开始。陶谦连主动出兵兖州的打算都没有。他这个州牧地位虽高,又不能传诸后代。就算占领了整个兖州,对陶谦个人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

至于陶谦交到曹豹手中的那两万人,也只是陶谦为了配合袁术大举进攻兖州。而挤出来的偏师。换句话说,他们是去给袁术敲边鼓的。

可是,谁能料到关中一带的朝廷里,突然间会出那么大的事情?

关中的朝廷一出事,袁术心念一动,居然立刻将进攻兖州的八万大军,都拉去进攻西京长安去了。在这种情况下,按理来说,既然正主儿都不在了,徐州军还有什么必要对兖州发动进攻呢?

但是,很多事情就坏在这个但是上。陶谦虽然贵为徐州牧,毕竟是一个外来户。没有徐州的几大豪强支持,很多事情都干不下去。所以,要论起地方豪强对本州的影响力来,天下各州无出于徐州豪强者。

曹豹是彭城曹氏的嫡子,他的兄长曹宏,更是贵为州牧府的别驾。在徐州能够呼风唤雨的曹氏一族,可不是什么人畜无害小白兔。区区一个彭城国的地盘,已经满足不了曹氏急剧膨胀的势力了。

如果徐州的实际控制范围能够扩大,比如说将彭城国周围的山阳郡、任城国什么的给打下来,那曹氏就可以乘机扩张,坐拥数郡之地,成为天下第一等的地方豪强了!

过去曾经多次击败徐州境内黄巾军的徐州州师都尉曹豹,显然拥有不错的战力。既然如今兖州正处于明显的虚弱当中,那对曹豹来说,便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无论是于公于私,曹豹都有进攻兖州的强烈愿望,对他来说,破败的兖州,显然无力对抗己方养精蓄锐良久的强大州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