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偶遇(6)(1 / 2)
看着书上一行行的文字,吴零还是有很大的感慨。
每一个哲学家都有着自己的真实体系,这样的体系,是他们对整个世界,对人生,对生命自己的理解。这样的理解是常人所没有办法达到的。而叔本华代表的悲剧哲学,其实也是这样出现的。
就比如,叔本华认为,生命意志是活力、欲求,而欲求是无止境的,欲求得不到满足就是痛苦。因此,人生在其本质上就是痛苦。世界包括人生在内就其本质而言是意志,而人不仅是作为具体的欲求与需要的生命意志存在,而且还是“千百种需要的凝聚体”。意志是百折不挠的生命力、自发的活力,是一切欲求、需要的根源。欲求、需要得不到满足即是匮乏,匮乏就是痛苦。而人的记忆、理智又加剧了这种痛苦。因为,人不仅当下直接承受痛苦,且由于记忆将以往的痛苦储存在记忆中,随时由于偶然可能而被唤回意识中。“智力愈发达,痛苦的程度愈高,因此随着认识到愈益明确,意识愈加强,痛苦也就增加,这是一个正比例。到了人,这种痛苦也达到了最高的程度,并且,一个人的智力愈高,认识愈明确,就愈痛苦,具有天才的人则最痛苦。”这样,由于**得不到满足,而人的记忆、理智又加深了痛苦的感受,因此人从来就是痛苦的。
但是如果**能得到满足,却又发现这种满足只是暂时的,而暂时的**满足之后又会带来新的**。引发新的痛苦。如此,**是无穷的。痛苦也是无止境的。满足之前,人已经备受各种痛苦纠缠不休;满足之后。除了回到痛苦不会再有别的东西,只是改变了痛苦的形式而已。痛苦的原初形式是缺陷、匮乏,如果不以这种原初形态出现,也会穿上“无聊”、“空虚”那令人生厌的马甲而来,这时可怕的空虚、无聊就会袭向人生。
因此,“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与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人生就是在痛苦的匮乏状态下力求去掉匮乏可又不能去掉的悲惨存在”。
这样的说法在很多人的眼里,其实压根就不会承认。毕竟也只是普通人,根本就没有办法达到那些真正哲学家的境界。跟他们说哲学,还不如跟他们说怎么去赚钱,这还简单一点。
毕竟生活在俗世之中,钱财方面是唯一离开不了的。但是,现在的吴零对叔本华却有了一点的认同。当然,这份认同不是说他完全的接受了叔本华的观点,这根本就不可能。
毕竟吴零虽然有着超越普通人巅峰的实力,但现在心里境界也只是普通人罢了,他没有办法去对这个世界有着更高的认知。而且。说实话,他的实力已经开始超越普通人的想象之中,拥有着这样的实力,让他有着普通人的一切。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虽然如此,但他对叔本华还是有着一定的认同,毕竟。他是有着上一世记忆的。上一世之中,他经历过普通人的一切。所以现在的心态,也有着那个时候的印记。
就像是叔本华说的一样。人生在世,好像从出声的那一刻起,来到这里,就是在受罪的。
从嗷嗷待哺,然后开始慢慢的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去完成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去学习知识,去学习技能,甚至还要面对那些未知的危险。而等到成年之后,除了继续的学业,还要开始进入社会,为了自己的事业打拼。
等人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那个时候,他们也已经步入了暮年。不管是普通人还是那些成功者,都要去为了自己的后代去操心,一直到离开人世。轮回一世,好像没有片刻的安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