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渐近(10)(2 / 2)
人口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作为个体由于受基因限制不可能无限增加身高和体能,其基本需求是一定量的。人作为种群的发展同样也受到限制,就生殖能力来讲,几乎所有的动植物都有无限繁衍的能力。自然界并没有也不可能让一个物种独自存在。马尔萨斯只说明了人类无限繁殖的自然性,忽略了人类的社会性。人口增长会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一旦人类的增长数量影响到人类社会整体利益时,人类自身将会理性地保持人口增长与资源供给的平衡。人类是地球的统治者。20世纪全球人口由世纪初不到20亿到世纪末的60多亿,翻了3倍,如果简单地按此倍数推理,到21世纪末180亿,22世纪末人口540亿,用不了几个世纪,地球将站满了人,没有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这显然是不可能。
当代世界人口确实存在发展过快的问题。人*炸论者强调控制人口增长也是有必要的。但是,他们指责第三世界人口增长是社会贫困与落后的原因确是错误的,他们忽视了第三世界许多国家之所以社会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主要是因为世界经济长期发展不平衡以及发达国家对殖民地的掠夺所至。
实际上,人口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日趋现代化,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率已开始下降。预计今后还会进一步下降。人类将日益自觉地控制人口增长,社会生产力水平将不断提高,人类社会将朝着更科学,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人*炸”和“世界末日来临”的论调是悲观的。缺乏科学根据的。
美国环保专家巴里?康芒纳指出:“人类社会存在着一个内在的过程,可以调整人口数量: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启动人口增长,如果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到一定程度。人口数量最终就会稳定下来。发展华国家的人口之所以还没有稳定下来,主要原因就是还没有达到这一基本条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人们的收入在增加。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显示,人口的增长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趋于下降。几乎所有国家从1990到1993年的平均人口增长率和他们1993年的人均收入。存在着低的人口增长率和较高人均收入相联系的趋向,图中的线性直线表示这种特征。随着收入的增长,人口增长趋向于零。(每个小点代表一个国家)(见图)。
图 人口增长率和人均收入(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说:“在人口问题上也缺乏历史的洞察力。我们推断出全球的统计数字,并对此做出了令我们自己惊恐的解释。我们的解释主要是,穷人们像旅鼠那样繁殖后代,最终却毁灭了自己。然而,回顾我们自己贫穷时期的社会经济史,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过,在今天的贫穷国家中的人口增长中,也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舒尔茨还说:“随着收入的提高,父母们表现出宁愿少生孩子、以孩子的质量代替数量的偏好,这又是马尔萨斯所不能预见到的。”
1994年9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博士,在美国《世界观察》刊载了一篇题为《谁来养活华国》的文章。布朗博士在文章中认为:一方面,随着社会人口增加和消费结构的改善,到2030年粮食的需求增长85%。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率下降、城市化使耕地减少、工业化使环境受到破坏,到2030年华国粮食的供给会比1994年减少20%。由此布朗博士得出结论,在发生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的情况下,华国面临的问题将是巨大的粮食缺口。华国到2030年,若以人均粮食消费水平按400公斤计算,进口粮食将达到亿吨,而世界粮食出口总量不过2亿多吨。到那时,华国不仅自己养活不了自己,而且世界也不能养活华国。
布朗的具体分析是:2030年,华国的人口从1994年的亿增长到16亿,粮食的消费从现在的人均300公斤增加到人均400公斤,粮食的需求总量从现在的亿吨,增加到亿吨,增长85%。同时,2030年,华国的粮食种植面积将从1994年的亿公顷。下降到亿公顷,减少了47%。虽然单产水平可以从现在的每公顷3705公斤上升到5700公斤,但粮食总产量则将从现在的亿吨下降到亿吨。减少了20%。这样可以明显地看出从1990年到2030年,一方面是粮食产量减少20%,另一方面是粮食需求增长85%,这样就造成亿吨的粮食供需缺口。这样,华国在2030年国内粮食生产只能满足,其余的需要靠进口。
华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李振声研究员,2005年在博鳌论坛上说:“我们对比的结果是,布朗的推论不正确。不符合华国实际!第一,人口增长速度比他预计的慢了1/3,布朗预计后40年人口年平均增长1200万,而2003年我国人口实际增长只有761万;第二,人均耕地减少的速度不像布朗预计的那样严重,因为通过遥感测定我国耕地面积比原来公布的传统数字多出了;第三,我国粮食15年合计进出口基本持平,净进口量只有亿斤,相当于总消费量的。微不足道!”
李振声研究员是长期从事小麦育种的科学研究工作,育成了具有耐旱、耐干热风、抗多种小麦病害的优良基因品种,小偃麦四、五、六号。单小偃六号这个品种到1988年为止,就累计推广面积达5400万亩。增产小麦32亿斤。他还建立了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新体系,攻克了小麦利用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单价染色体漂移”和“染色体数目鉴定工作量过大”两大难题,培育出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并利用“缺体回交法”的新方法开创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
他在博鳌论坛上信心百倍地告诉世界:“华国人能养活自己!现在如此。将来我们相信凭着华国正确的政策和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我国农业科学家袁老院士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杂交水稻是世界级农业科技难题。发达国家较早涉足并投入巨大。袁隆平院士用科学创新的思维和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使杂交水稻的研究首先在华国得到突破。他怀着“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历史使命,在反复试验中,掌握多种关键技术,艰难而执着的一步步走向成功,实现了对既往理论的重大突破。这项科研成果,使我国进入了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应用领域的世界领先水平。推广以后,不仅解决了华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袁隆平院士说:“我现在有三个愿望:第一个就是超级稻向第三.级超级稻攻关,2010年大面积的使用。第二个实施‘种三产四’的丰产工程,五年之内在六千万亩的土地上生产出八千万亩土地的粮食。第三个愿望,把杂交稻推向其他国家,走向世界。我们正在谈判,在五六年之内,能够由现在的两万公顷,发展到一千万公顷,每公顷增产两吨。为发展华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做贡献。”
2005年8月,华国总理在湖南考察时赞扬说:“袁隆平所做出的贡献,不仅有利华国,而且有利世界。”袁隆平用自己的研究告诉世人,华国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还可以帮助发展华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从历史来看,在1954年至196..4年期间,亚洲水稻平均每年产量增加为%;新品种的增产率为%,略高于人口增长率。亚洲小麦杂交品种的年增产率从%提高到%。如果保障足够的土地种植这些新品种,获得同样高的产量,就能够保证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也能够让居民吃饱。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将高产谷物品种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到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提高粮食产量。如“墨西哥小麦”和“茉莉花国水稻”等,这些品种和技术在一些国家推广后,粮食产量有显著增长,史称为第一次“绿色革命”。自从“绿色革命”以后,世界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我国的杂交水稻也属于第一次绿色革命时期的杰出代表。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在引进杂交品种之前的1933年,美国玉米的种植面积是亿英亩。产量24亿蒲式耳。到1987年,玉米种植面积只有亿英亩。但产量达亿蒲式耳。1987年与1933年相比,虽然种植面积减少了亿英亩。产量却是3倍多。此外,玉米生产成本的下降,畜类、禽类产品饲养的成本下降,消费剩余大增,等等,都是绿色革命的成果。”
“绿色革命”在农业上的突破,全面推动了现代化的各种重要因素向前发展。粮食安全仍然是“重中之重”。人类社会在今后发展过程中,还会面临水资源短缺、土地沙化、耕地面积的巩固等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发展华国家在发展中产生和遇到的这些问题一定会在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
而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三四百万年才知道地球的形状是个椭圆形的。这在现代人看来的确是一件十分荒唐的事,但这的确是个事实。有些生物,实际上很多生物甚至可以说除人类之外的所有生物在地球上生存生活几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都认识不到这一点。例如三叶虫在地球上沉睡了(生活)7亿年也不知道地球是何物,从这点来说,人类是多么荣幸啊。
太阳的具体位置在银河系道面之北的猎户座旋臂上,而太阳系中的太阳的体积约占99.8%,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约130万倍。太阳在体积上是地球的130万倍又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如果地球的体积像太阳一样大,把五大洲四大洋的面积都按比例扩大成太阳的面积那么大,也许到目前人类仍然各自独立生存在封闭的不同地域之中。也许哥伦布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发现新大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肯定没有现在快.
人类除了去过月球,连距自己最近的行星——金星(在华国古代又称启明星或长庚星,该星是除太阳和月亮之外第三亮天体。天明了,该星才会随着太阳的升起而渐渐的消失。)也没有去过。而且从目前人类探测结果来看,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及其卫星中只有地球适应生物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有人说可以到太阳系以外的地方寻找新的人类定居点。这种想法是很不错的,但从目前看来是太难实现了。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当然,如果人类在将来一段很长的时间内不灭亡。而且人类的科学技术还是在发展,还在进步,这种想法也周芸娜能实现。就拿距离太阳系(当然也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a来说吧,它算是我们的邻居恒星,它距我们大约有4.2光年的路程,这么遥远的距离,人类怎么能够达到呢?光每秒30万公里还要跑4年多,而且这4光年多的距离中几乎都是飘渺的太空,中间是没有休息的中转站的。在这里有的朋友会说由于技术的原因还会产生误差,我们打个折,2光年,也不少啊!还有,有人总好打这样的一个比喻:说什么稠得或多得像天空中的星星,其实这是不对的,天空中的星星是很稀很稀的。否则我们真的垂首可揽月,不过这样是很危险的,对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是不利的!至于有报道说人类可以通过四维空间去半人马座a不超过100天就可以到达了,但这一伟大的雄心壮志对人类来说目前乃至将来一段很长的时间内仍然是纸上谈兵。如果人类需要旅游更远的恒星,那么困难就更大了。
目前人类虽然可以说在地球上主宰了一切,但是人类对地球乃至对这个浩渺无边的宇宙来说,仍然是渺小到无穷小的地步。目前人类可以测到的银河系大约为1021米,也就是说人类生活在宽约为10万光年的银河系中。大家可以想一想,10万光年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光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要跑10万年,距离远得让人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但这仅仅是银河系,河外星系呢?!不就更大了吗?据最有权威的数据显示:人类目前可以观察到的宇宙长度约为1027米.很显然,还有人类没有观察到的呢?再想想人类及地球对于这个宇宙来说,不是太渺小了吗?
在浩瀚的银河系中。独立活动的单颗恒星只占恒星总数量的1/4,而双星或聚星系统在银河系中比比皆是。在这1/4的单星系统中,伴有行星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更是少之甚少。大约10万个恒星中才有一个,而且可以肯定的告诉读者,那个距离人类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a是个双星系统(两个恒星相互环绕,而没有行星),即使我们的宇宙飞船或航天飞机可以到达那里,但那里也没有息脚的地方。
在茫茫无边的宇宙中,到处是发光放热的闪亮耀眼的恒星,而行星呢?不仅仅是少之又少,而且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体积上都是很小很小的。可以说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最主要的角色之一。我们的这个能看到宇宙是恒星的宇宙,而并非人类或行星的宇宙,恒星才是这个宇宙的主角。当然前文也曾说过暗能量是宇宙的主角,那么即使从暗能量的角度来看,它也并不是适应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
人类迄今为止所得到的天文知识中我们知道,这个宇宙中并非每一个恒星系统下都有一个地球,都有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应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而恰恰相反的是几乎宇宙中的每一个恒星系统中,都几乎没有一个地球,而且几乎没有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应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如果每个恒星都像太阳一样周围有颗像地球一样存在着有生命的行星。那么人类的生存资源就不是稀缺的,再或者说人类的地球半径很大很大,越大那么人类的生存资源相对来说就不至于那么稀缺了,实际上宇宙及各种天体并非为人类而出现的。上帝给予人类生存资源的有限性。这就决定了或限制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可以说在茫茫的宇宙中,人类的生存资源是极为稀缺的。人类资源的稀缺性就铸成了人类灾难的根源。也可以说人类生存资源的稀缺性是人类最大的灾难。是人类一切灾难的总根源。
就拿人类生活的太阳系来说吧,人类栖息于地球。其生存与发展都是需要依靠太阳的。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既离不开太阳这个恒星又离不开围绕它旋转的地球这个行星,而且二者之间的距离还要适当。二者的状态也要至少保持相对的稳定,同时在地球上还需要有适当的温度、引力、水分、充足的阳光和防止外界辐射伤害人类的大气层等等。我们可以想象,在人类生活的这样一个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实际上这两者是紧密相联系在一起而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的宇宙中如果有生命存在的话,那么一定是像我们的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一样。首先要有颗发光放热的恒星,其次又要有围绕它转动的行星,最后行星的环境还必须具有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很可惜的是,大约10万个恒星中才会有1颗像太阳这样的。十万之一是个怎样的概念?十万颗恒星中才可能有一颗像太阳这样能独自活动且伴有行星的恒星,这个概率比买彩票中奖还要低。而且更让人万念俱灰的是恒星之间的距离太远了,银河系中恒星之间的平均距离约是6—7光年。因此可以说,在宇宙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资源是极为稀缺的。
“20世纪末,美国进行了代号为‘生物圈2号’的实验,研究人类是否可以在密封的人工生态系统中长期生活。实验建造了一个钢架玻璃密封体,占地13000多平方米,里面精心设计布置有树林、草地、牧场和‘人工海洋’,喂养猪、鸡等动物,整个装置耗资2亿多美元。1993年,8名科学家进入其中,他们计划一边耕作养殖,一边进行科学研究。按计划这个生态系统应能保持生态平衡,氧气含量可以保持不变,食物可以自给,科学家将在这个密封体内生活2年。但一年多后,密封体内的氧气含量已由21%下降到14%,而且粮食歉收,人们不得不吃掉种粮。在这种情况下,人员被迫提前撤出,‘生物圈2号’实验宣告失败。”这次实验失败表明人类尚不能脱离地球环境长久生存。目前,虽然人类建立了一些空间站,在月球上也留下了人类的足迹,但这距离人类长久居住与生存的环境仍然有很大很大的距离。(未完待续。。)</d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