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第125章 兵分三路(2 / 2)
魏加锡他们都是一身老百姓的打扮,这是一次隐秘的行动,当然不能穿着军服前往。
根据掼三庄的讲述,那个叛徒传递情报的地点有三个,一个是在狮岭的一个破庙里,送情报的人,将情报塞进一尊塑像的下面,就离开了。
魏加锡在此处安排了六个人,两个支队侦察员,四个自己的亲信,他们六个人,一个人埋伏在塑像的后面,一个人埋伏在破庙的院子里,另外两个人则埋伏在破庙外面。还在远处的一个树林里安排两个人看守马匹。
第二个地点就在雀儿庄,村口有一棵老槐树,树丫上有一个洞,情报就是放在洞里的。这是一片开阔地,离老槐树最近的人家也有五十弓远。附近没办法埋伏人员,只能在远处盯着,魏加锡在此处同样安排了六个人,要他们自己想办法隐藏一下自己,收藏好马匹。这个地点有乔立业负责。
第三个地点在下马庄附近的一处破旧的遗弃的房屋里,这里的房屋还不少,看样子有二十几间,因为倒的倒,塌的塌,不像样子,地形也很复杂,据说,这是明朝的一处驿站,叫做下马庄驿站,说是当年朱棣当年南征追杀建文帝朱允炆时,路过此地,虽未住宿,但也下马休息一段时间。后来就在此建了驿站,命名为下马庄驿站。
皇帝休息的地方哪能不留下一点印迹呢?建归建,路过此驿站的官员并不多,到了明末,驿站的最后一个官员病死在任上,朝廷再也没有派过官员来,就是说,这个驿站在明朝未亡之前,就荒废了,明末乱世,这里成了土匪们的好去处。附近又少有村庄,土地荒芜,土匪出没,根本没有老百姓通过这里,这里成了土匪们的天堂,这个叛徒真是费了一番心事,选了这个及其隐秘的地方。
这个地点离支队常驻的雀儿庄还不到二十里,先前这里还有支队的暗哨,也是敌占区的抗日义士投奔抗日支队的一个接头地点,后来因为日寇的多次围歼,牺牲几个暗哨,支队就放弃了这个暗哨点,想不到这个叛徒却把这里利用起来了。
这里随时都会出现危险状况,是个十分危险的地点,也是接送情报最多的地点,它是游击区和敌占区的交叉地带,魏加锡来此也是有顾虑,生怕弄不好会遭受抗日支队的袭击。
所以,魏加锡把余下的人都安排在这里,还把暗哨派出去二里地,谨防不测,自己也亲自坐镇指挥。刘宏明随魏加锡行动。魏加锡的四个警卫已经全部换成支队侦察员。
他仔细查勘了一番地形,二十几间房屋的框架,埋伏二十来人完全不是问题。他命人把马匹暂时牵到远处隐藏起来,又把人安排在不同的房间埋伏起来,因为掼三庄没有说情报具体放在哪一间墙框里。安排一切,自己带着四个贴身护卫和刘宏明一起,退到不远处的芦苇里,等待接头人的出现。
到了未时,送情报的人还没有出现,到了申时,取情报的人就该来了,难道今天不送情报了?魏加锡的心里有些着急。
正在焦急之中一位贴身压低声音说:“副官,快看!”
魏加锡放眼望去,一个人骑着灰色马的人,朝着驿站废墟疾驰而来,魏加锡心中窃喜,掼三庄说的时间很准。
那骑马人,在驿站废墟前,停了一下,朝四下看看,又骑着马儿沿废墟转了一圈,没有进驿站,又打马飞驰而去,魏加锡的心中一震,怎么啦?难道他发现了什么?放弃了这次情报的送出?
魏加锡正在狐疑之时,那个骑马人又回来了,又带来了一个骑白马的人,在驿站废墟前,骑灰色马的人,没有下马,骑白马的人,下了马,进了废墟。骑灰色马的人警惕地望着四周。
一会儿,骑白马的人又出来了,两个人一同上了马,飞奔而去。一个贴身问:“副官,要不要把他们抓起来?”
魏加锡说:“不用,让他们去吧,我们的任务是取情报。”
果然,埋伏在驿站废墟的一个士兵疾步走来。来到副官魏加锡面前,递给他一个竹筒,:“副官,我拿到了,你看。”
魏加锡接过,拔出塞儿,掏出一个卷的像香烟的纸卷,一个警卫帮着魏加锡展开情报。上面写到:
急,二十号,一部住辛集,一部住红花庄,可聚歼之。
魏加锡问刘宏明:“你看怎么办?”
刘宏明略加思索,另外拿出一张白纸,写到:
急,二十号,一部住雀儿庄,一部住姜沟,看聚歼之。
两个人相视一笑,然后裹好,塞进竹筒,按进塞儿,交给士兵,嘱咐道:“放回原处。”
那个士兵问:“我们是不是撤了?”
魏加锡思索一会:“暂不撤,等取情报的走后,我们再撤。”
士兵领命而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