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如海议策(1 / 2)

加入书签

随着局势的日渐紧张,大夏朝上上下下再没有过年的气氛与心思了。这几日,朝廷连收了边关几道折子:北疆告急,西南告急,而与镇南王的对峙在水溶到达后呈现了胶着的状态。所谓‘虎父无犬子’,水溶自小儿被送往大明寺不空跟前学习兵法与奇门遁甲之术。纵然镇南王佟胜江湖老道,水溶也利用奇门阵术可与之抗衡。至少阻止了镇南王北上的脚步。为朝廷赢得了时间。

先祖皇帝偃武修文,一时倒是经济鼎盛,文人清流四起。可惜却是武备松弛,兵力不足,除却驻守边疆的正常兵力和守卫京城及各地的常用兵力之外,竟无多余兵力可用。此刻战火四起,虽可及时招募,毕竟训练成熟手尚需时日。狼烟如火,那容得你一星半点儿的延误。因此镇南王被阻,着实让朝廷上下都大大松了口气。

不过也就是须宜的喘息之机,若不能及时制止,让整个大夏朝拖进旷日持久的战争之中,只怕天朝危矣。皇上拓拨哲这几日几乎整宿地睡不好觉,一下子精神差了许多。朝中可依赖的大臣有限。武将中除却北静王父子并其手下的一干西北将领外,竟是无人可以依恃,四皇子这些年虽然在军中做了一些事,毕竟年龄尚浅,又是空降,尚少实战业绩赢得大家的支持。军中之人认得是实力,尤其是在这战乱年代。管你是什么皇子龙孙,不能打仗那就什么都不是。而太子拓拨念与他那外公私底下的手脚,拓拨哲纵不能全知,也知道十之*,只能说是失望得紧!

文臣中右相魏襄,左都御史林如海都是能力卓越的。只不过,终究是汉人身份,难以让人完全信任。可那些个随着圣祖皇帝从龙入关的女真旧部,除却四王之外,公侯之族可看着也就柳国公一族,修国公一族了。至于那什么镇国公、齐国公、治国公、缮国公并荣、宁二府,大都是凭着祖荫混碗饭吃罢了;更有那不堪的,竟连祖上那点子家业也守不住,不过二、三代就败光的。现在就只剩靠着祖上的那张皮涎着脸各处儿混个一饥半饱的了。

那左相柳道元吧,对自己的外孙倒是上心得很,却不是个好老师。教导的拓拨念委实不成样子。若只是个世家子弟倒也罢了,真要统领一国,只怕就是个败国败家的子孙了。

拓拨哲日夜思虑的就是这些个人物事儿。不得已,这日仍然召见了林如海在上书房里。事关国家机密。上书房除却皇上拓拨哲并林如海外,也就一个近身侍候着的德公公了。连着几日,皇上都在上书房里陆续地召见了朝中的各位肱股之臣。然而,所上之策,总不能让自己满意。要么有策而无实,要么就是天方夜谭;更有甚者,竟提出了什么隔江而治,或者议和之类混账的议案。气得拓拨哲当即将几个持此说法的人下了刑部大狱,方再无人持此言论。

林如海明白当此非常之时,皇上问策,意味着什么。一朝不慎,就有可能万劫不复。因此,林如海此时虽蒙皇上赐了座,却可谓‘战战兢兢、心有戚戚也’。皇上拓拨哲道:“爱卿莫要拘紧,今日就止得我们二人。爱卿有个有能为的,朕少不得要倚重于你。如今四野沸腾,边声急起,正是朝廷用人之际。请爱卿畅所欲言,救我大夏朝于水火。”言毕,起而长揖。吓得林如海忙起身还礼。

林如海道:“皇上如此大礼,着实让如海愧不敢当。某当尽心竭虑,为皇上分忧,为我大夏分忧。”拓拨哲笑道:“爱卿快快请起,有爱卿在,实乃我朝之幸,我拓拨族之幸啊!”

林如海起身就坐,缓缓道出心中所思:“臣以为。唯今之计,当西北联络月氏共御匈奴;西南交好与夷族。先行平息此两处之外患。余江南一处,则可以集中我朝优势兵力,集而歼之。”

皇上闻言,拍案称善!谓之:“吾求策与众臣,唯尔之高绝。甚得吾心。敢求如何行之?”再好的计策,若不能付诸于实施也只能是空言。

林如海道:“皇上可还记得修焕之此人?”皇上道:“可是那娶了我朝皇商之女的月氏国法王这外孙?”林如海笑道:“皇上真是好记性!正是此人。皇上可命户部侍郎侯允浩与此人一起前往月氏国。与之商议共御外敌之事。更可订下百年盟约,一方有难,另一方无论何时,均责无旁贷,必施以援手。月氏与匈奴本为世仇,此事臣以为可为。”皇上道:“甚好,此事依你。那西南夷族当如何呢?听闻那里乃蛮荒之地,常年云雾缭绕,瘴气出没,该族人又擅长使毒,且精通巫蛊之术,不知有谁可去?”

林如海道:“臣少年时尝游学于我朝名山大川,曾遇一波斯国高僧,立志往西南传法。我有幸追随,得窥此族这一、二。因愿自请前往。”皇上闻之大喜:“爱卿此举可解我大夏朝之危局矣,朕代举国之百姓谢谢爱卿,也替拓拨家之历代先祖谢谢爱卿。若果然事成,朕当厚赏重赐,封侯进爵。”林如海闻之心惊,忙起身道:“为国分忧,本臣份内事,何敢求什么厚赏重赐,封侯进爵。圣上所言,令臣惶恐!”拓拨哲心情大好,笑道:“若朕之众臣,均有爱卿之才,爱卿之心,我大夏朝何愁不兴盛,何愁不强大?!”言罢,请德公公好生送林如海出宫。同时,又着人传户部侍郞侯允浩并修焕之进宫面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