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1 / 2)

加入书签

贵妃娘娘便将皇后肚子里的龙胎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而且自从那位蛊师帮她重新赢得皇上的宠爱之后,贵妃娘娘对这位蛊师也是言听计从的,丝毫不敢有一丝怠慢的将她以自己娘家人的名义,住在她的宫殿里,所以当贵妃娘娘遇到这个难题的时候,自然是想起来了她,于是便请来了那位蛊师让她设法除掉皇后肚子里的孩子。

果不其然,当日不久便从皇后娘娘的凤栖梧殿里传出皇后娘娘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不小心小产了,皇上和皇后二人十分痛心。皇上下旨,彻查此事,并为了未来得及出世的龙子,决定在凤栖梧殿里做一场盛大的法事超度龙子,这场法事将持续三日,所以皇上下旨罢朝三日,任何人都不得来凤栖梧殿打扰,违令擅入者守卫可以先斩后奏。

此事一经传开,大家也并没有觉得有多大的异常,身为人父人母,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自然是十分疼心。可是贵妃娘娘自然是不相信,皇上会愿意在皇后那里呆上三天,而且他曾经亲口对她说过,他只想要和喜欢自己和他的孩子,又怎么会为了皇后的孩子做到这种地步呢?于是派了人偷偷去打听此事的前因后果。

派去的人回来说到,果然并非是皇上自己真心想要做这场法事的,太后娘娘以自己的性命要挟皇上,为她那可怜的皇孙,请法师超度,她要让可怜的孩子早日能投个好胎做人。贵妃娘娘听到如此才觉得比较正常,凭借太后的手段,看到皇后娘娘刚刚失去了龙子,而皇上今日更是独宠贵妃,自然要借机会让皇上好好陪着皇后几日,趁机好好缓和他们之间的感情。如此贵妃娘娘便放下自己的防范之心,认为皇上如今即便不和自己待在一起,可是她种在皇上身上的情蛊是不会让皇上改变对自己心意的。

只是过了三日之后,这位昔日独霸皇上恩宠的贵妃娘娘,便被打入了天牢,一下从天堂掉入了地狱。而那位帮她助纣为虐的蛊师也沦为了阶下囚。

原来自从她让蛊师给皇上种下情蛊之后,皇上的行为越来越反常,引起了太后的怀疑。太后娘娘自然知道自己的儿子的性格是如何的,与皇后从小便青梅竹马的长大,结婚之后夫妻和谐恩爱有加,即便后宫佳丽三千,也从未冷却过皇后,可是接连数月独宠那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妃子不说,不同皇后和自己商量还将她扶到了贵妃的位置,就足以让人怀疑了,是否有人对皇上用了五谷之术了,但是太后又仔细想了想,认为还没有人如此大胆敢在宫中使用这种连民间的老百姓都极其厌恶的邪术。直到皇后莫名其妙的小产,请来所有的御医,都查不出个所以然来,未曾中毒,也没有吃过什么脏东西,就连轻轻的碰撞都没有过,这孩子怎么好端端的就流掉了呢?

太后能够在这宫中爬到如此高的位置,让自己的儿子坐上了皇帝之位,心机城府以及手段都是极少数人能比拟的,看来是这后宫有人又不安生了,于是便派了身边的嬷嬷特意去请了一位会那巫蛊之术的苗族女子。等到请来的人一看,果然皇后娘娘的孩子是被人下蛊给流掉的,太后一听十分震怒,是谁如此大胆,竟然敢在这宫内使用此等卑鄙恶毒手段,就将还未出生的她可怜的皇孙给害死了。再一联想,皇上这些日子等一场,想必看来也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了。于是便与皇后协商好了,让这位蛊师给皇上看看,到底有没有中了奸人的毒计,所以因此设下此局。

等到皇上不得不同意太后的意见,邀请法师进宫,为逝去的皇儿祈福,望他能早登极乐。蛊师便混在这些法师之中,做法的过程中特意多设了一环节,说是为了能让那还未出生的孩子,不背负的罪孽,不牵挂父母,了断尘缘,特意将孩子的亲身父母全身上下都要撒上符水,然后坐在阵中让众法师施法,其实就是为了方便蛊师看看是否皇上已经被种下了蛊,顺便将此蛊给解了。

不出所料蛊师看到阵中的男子,体内明明晃晃的一条蛊虫在到处窜动,于是便派人去告诉了太后娘娘,皇上中了情蛊,现在她就要施法将此蛊取出,但是需要消耗许久,而且不得让人打扰。于是便开始了解蛊,为了使得皇上不生疑,断断续续的进行,整整花耗了两日半。

等到取出蛊虫之后,皇上从太后和皇后那儿听闻自己的所作所为,完全不记得了,自己如何会做出这种事情,伤害了他最爱的两个女人的心,连自己的孩子都没能保住,懊恼不已。太后和皇后纷纷出言安慰,不是他的错,要怪就怪那起了邪心的人。

皇上这才振作了起来,一定要揪出这幕后的黑手,叫来了那位蛊师,有什么办法能够找出这下蛊的人。

蛊师晃动着手中的瓶子,里面装了一条浑身血红,长着无数个的脚,告诉皇上就靠这条从他身体里取出来的蛊虫。

皇上和太后,皇后皆是一惊,如此恶心的小虫子,难道还会说话不成?表示不怎么相信。

蛊师这才同他们解释道,情蛊一般都是一对,一公和一母,能够相互感应,将公的蛊虫放入男人的身体里,然后再将母的蛊虫放进女子体内,从此这二人便互相心生好感,爱亦连绵。只是如果一方身体内的蛊虫被取了出来将蛊杀死,那么另一方里的蛊虫就会感应到自己的配偶已经死去,就没有了独活下去的意思,然后会疯狂的报复,啃食身体里的五脏六腑,然后涨的使自己爆炸,导致身体的主人内脏俱损而亡。这也是为什么刚刚蛊师只是将此蛊虫取了出来,而不杀死的原因,可以靠这只公的蛊虫感应到那只母的蛊虫。

果然如蛊师所言,找出了下蛊害人的人,原来是贵妃,难怪皇上会如此的反常,如此沉迷于她。想起那些自己被蒙骗的日子,以及自己那个还未来得及出世的皇儿,皇帝的怒火如同火山喷发一样,一发不可收拾,发誓要那两人不得好死。

正碰巧民间老百姓对巫蛊之术的蛊师们的印象坏到了极致,更有一些学者纷纷上书希望朝廷能够出兵铲除此种邪术,达到老百姓的安居乐业。皇帝看到这份奏章的时候,原本是想将这些精通巫蛊之术的苗族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可是想起那位解救了自己的蛊师,如果要这么算的话,自己这不是恩将仇报了吗?

十分苦恼之下,便请来了这位蛊师,将自己所烦恼的地方给说了出来,蛊师倒也体谅他的处境,也不怪他恩将仇报,毕竟身为一国之君,要以天下黎民百姓为重,如果民怨四起,到时候势必要兵戎相见,如果不幸一夜之间,国家可能改朝换代,落得个国破家亡的地步;即便是皇帝能够,派人镇压住这些暴民,到时候劳民伤财,很难恢复以往的繁荣富强,如果此时外番来犯,后果则不堪设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