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不和情商低的人计较(1 / 2)

加入书签

冯啸辰交给彭海洋的这份资料,其中有一小部分是他从资料室摘抄过来的内容,更多的是他能够回忆起来的后世的一些经验。当然,说是后世的经验,其实也是基于当前的技术条件所能够实现的那些,他不会把诸如激光切割、纳米材料之类的内容写上去,否则就是纯粹的纸上谈兵了。

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的工业技术与国外产生了较大的差距,很多在国外已经得到普遍使用的技术,在国内甚至还处于闻所未闻的状态。在此后的十几年间,中国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同时派出大批人员到国外学习,这才陆续地实现了技术概念上的国际接轨。至于这些技术的消化、吸收直到为我所用,那又是十几二十年后的事情了。

冯啸辰的这份资料,相当于提前把中国花了十几年时间吸收进来的知识呈现出来了,许多想法是彭海洋一看就能明白,但此前却绝对无法想到的。彭海洋是个懂行的人,所以才会如此激动,觉得自己简直就是挖到了一个宝库。

“小冯,你懂得这么多,明天的论证会,你也一块去参加吧。你能够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而且写成如此条理清楚的综述,绝对不是不懂技术的人。我先前真是太小看你了,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说,我这个人……唉,你就别跟我一般计较了吧?”彭海洋颠三倒四地,都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在这之前,彭海洋对于冯啸辰的确是非常不屑的,甚至觉得带冯啸辰到新民厂来就是一个累赘,没准还是一个猪队友。可看过这份综述之后,他意识到了两点,首先,冯啸辰的技术底子非常厚,即便是在挖掘机这个领域里不能和他彭海洋相比,至少在有关液压件的问题上,冯啸辰应当是更胜一筹的;其次,冯啸辰的工作态度是极其认真的,否则何至于在等他去京城的短短几天时间里,就整理出了这样一份详细的技术综述。

有技术,而且工作态度认真,这就是彭海洋眼里优秀同事的标准。就这短短几分钟时间里,彭海洋就把冯啸辰从一个混饭吃的废物划到青年才俊的行列中去了。

冯啸辰摆摆手,道:“彭处长,技术论证的事情,有你一个人去参加就足够了。我想去他们的车间里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你想看车间,还用在新民厂看吗?”彭海洋把冯啸辰去车间的动机解释成了开眼界,因为冯啸辰此前就是这样对贺永新他们说的,他说道:“我们林重的车间比他们大10倍都不止,我们的龙门刨床,那才叫大玩艺,咱们这两个屋子都装不下……”

冯啸辰哭笑不得,这位老兄还真以为自己没见过世面了。两间屋子装不下的龙门刨床算个什么,当年某厂研制的大型立式车床,相当于8层楼高,能够加工直径28米、重量800吨的大型工件,车床落成时候的剪彩典礼,不就是冯啸辰主持的吗?

当然,这种超越常识的事情,冯啸辰是没法拿出来向彭海洋炫耀的,他笑着打断彭海洋的话,说道:“彭处长,你误会了。我在会上说我想去车间开开眼界,只是一个借口而已。我是想去查看一下他们的生产流程,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优化的地方。产品设计自然是很重要的,但如果生产过程的控制不合理,同样会出现质量问题。”

“你懂生产流程?”彭海洋瞪着眼睛问道。

“略懂。”冯啸辰也懒得和这个书呆子较劲了,刚刚你觉得我不懂技术,我直接甩一份技术综述,就把你给打懵了。现在我说我要去看生产流程,你居然记吃不记打,又来问这种幼稚的问题,真是不怕再被打懵一次吗?

“嗯,也好。”彭海洋浑然不觉得自己说错了话,他说道,“我去盯着技术这边,你去盯生产环节,这样咱们就把新民厂的生产全过程都看到了。你在现场那边如果发现什么问题,要及时回来跟我讨论一下,这方面我还是有一些经验的。”

“嗯嗯,一定的,一定的。”冯啸辰连声应道。

彭海洋搞技术还是颇有一套的,冯啸辰给他的技术综述,他当天晚上熬了一夜全部看完了,还产生出了不少心得体会。冯啸辰的知识面广泛,但要论深度,那是远远不及彭海洋的。他在综述里提出的一些技术策略,仅仅停留在思路上,而彭海洋则能够迅速地将其与当前的技术水平相结合,形成一套可行的方案。

在看过所有的资料之后,彭海洋对于第二天的论证会有了充足的信心,他相信,新民厂的人再想忽悠他,就没那么容易了,甚至他还有可能提出一些让新民厂的工程师都叹为观止的好主意。

第二天上午,技术科来了一个副科长,陪着彭海洋前往技术科去参加技术讨论,彭海洋踌躇满志地跟着来人走了。冯啸辰呆在招待所里,等着陶宇前来。

“冯处长,久等了吧?”

陶宇人还没进屋,笑声便先传进来了。冯啸辰赶紧起身相迎,看到陶宇的身边还跟着另外一个中年人,个子比较高,脸色黑黑的,也不知道是生来就这个颜色,还是带着什么情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