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谁中谁计(1 / 2)

加入书签

就要看见成都城了,此时陈林已经距离成都不到五里路远了。陈林:“文和,汝说这蔡子兰与杨季伟该如何处理?”想起即将就要见到的蔡阳与杨任二人,陈林问道。贾诩一愣,继而明白陈林所问,蔡阳与杨任私自来取成都是有点违令的嫌疑,只不过这不过也是一个带兵将领临机决断的表现而已,况且当时蔡阳可是同时派人来汇报的啊,所以贾诩说道:“主公,诩以为蔡杨两位将军不过是趁势而动的一个决断,况且如今两位将军拿下成都,却让我军获取极大的优势,主公不可处罚有功之士啊,以免众将心寒。”

陈林笑了笑,知道贾诩也误会了自己,陈林怎么可能因为蔡杨二人巧取成都而责罚他们,说道:“文和误会了,某说的却不是这一个。”贾诩一愣,嗯,不是这个,还有什么,蔡杨二人又做错什么了?陈林见贾诩模样,笑着说道:“攻进成都,每人赏金十两。”陈林轻声说了几个字,却是蔡阳当时为了鼓励士气而说的话。贾诩一惊,这,这估计可是犯了陈林的大忌了,现在整个汉中,除了陈林,没有人有资格给部下,尤其是这么大规模数量的士兵赏赐,这有点收买的意思。这是陈林的兵,不是蔡阳的兵,由蔡阳来赏赐,算什么,以后是听蔡阳的还是听陈林的?

贾诩想了想,知道陈林心中的猜忌,于是说道:“主公,此事不可公开处罚,可由诩暗中处理,再由主公亲自来执行对四千士兵的奖赏,此事可小事化小,蔡将军对主公一片忠心,往主公明悟。”陈林点点头,说道:“嗯,就依文和所言,明日一早就打开成都府库,立即行赏,蔡杨二部每人十两金子,陷阵营五两,某身后新兵每人二两。”说完呼和一声打马跑到前方去,想要第一个到成都城下。贾诩在后想了一想,总觉得中计了,这似乎就是陈林设计好的一样。

成都城就在眼前,只见此时天色微亮,似乎有天明的感觉,成都墙上彩旗飘扬,林立的幡旗遍布墙头,还有无数走来走去的人影。陈林一看,大惊:“这成都城上何来这么多守军?”贾诩一看,可是那旗帜的确是汉中的旗号啊,贾诩说道:“主公,蔡杨两位将军有才,只怕这些走动的人影其中只有两成是我军士兵。”陈林呀的一声:“莫非是城中的百姓?”贾诩说道:“两位将军兵少,侥幸攻下成都,深怕敌军觉悟反攻,故而布下这样的阵仗来迷惑敌军,也算用心良苦。”

陈林一听,顿时决定有理,但是还是小心为妙,于是下令给高顺:“命高将军遣一部去城门叫唤,要蔡杨两位将军来接某。”不一会,就见成都城门轰然打开,冲出一队人马,为首两人不是杨任蔡阳又是谁,陈林心中遂安定。

“拜见主公。”两人双双跪下,脸上止不住的笑容,任谁就这样打下一军根基,断了刘焉后路,只怕都要高兴不已。陈林哈哈大笑,跳下马来扶起两人:“季伟、子兰,一役功成啊,哈哈哈哈。”蔡阳杨任两人急忙连称不敢,可是嘴上还是笑得合不拢嘴。陈林又急忙问道:“如今城中局势如何?”

“因为出其不意,守军并没有防备,我军顺利入城,如今我军两部四千大军伤亡一千四百多,其中休养之后可再战者只有两百余。俘获守军三千四百余,州牧大公子刘触国趁乱出逃,约有四五千人马,一直不见踪影。如今城上每面城墙不过只有三四百守军,余者皆是城中百姓乔装,幸得主公与高将军及时赶到。”

陈林急忙对高顺说道:“高顺,由陷阵营驻守南门,并西门,蔡将军余部与杨将军余部驻守其余两门。黄燕率领一千新兵在城中维持治安,担忧扰乱者,先抓起来再说。”然后陈林回头对杨怀说道:“念先就暂且充作某的护卫吧,驻守在郡府。”杨怀急忙应诺,这话之后蔡阳杨任两人才发现杨怀竟然在陈林背后。

两个时辰之后,天色大亮,成都的不少百姓惊慌了一夜,渐渐有胆大的出门来一看,却发现往来巡逻的士兵不再是往日的那群,这时候又有敲锣打鼓的在城中各处呐喊,要百姓不要害怕。百姓才知道原来成都换主人了,汉中兵马。

成都郡府,几乎每个人都盯着黑眼圈,这时候各种初步的防务基本完成了,陈林正在听取各将的回报。贾诩最后发言说道:“主公,城中的俘虏也有六千上下,只有五百人在看押,主公当尽早决定如何处置。”杨怀一听,犹豫了一下,急忙出列道:“主公,此些都是蜀中子弟,望主公不可杀戮,以免……”杨怀没有说,但是陈林知道杨怀的意思。不排除杨怀有帮着这些俘虏的意思,陈林本意也不想坑杀俘虏,从来没有过,于是陈林说道:“念先且放心,某岂是嗜杀之人,不过这俘虏若是不安分却也不好办。”想了一下,陈林总觉每次大战之后,只要是赢的,都要为俘虏伤神一阵子,大手一挥:“老规矩,两年劳役,去修栈道,两年之后发放回家。”

正当陈林等人在商议如何稳定成都之时,一声急切的喊报惊动了所有人:“禀主公,成都西门三里出现大军,打的是刘州牧的旗号,有三万之众。”陈林大惊:“什么,刘君郎?”刘焉怎么在这里,三万人,这怎么可能。陈林急忙慌张的奔出郡府,冲上战马跑向西门,贾诩等人没有一个不是惊讶不已的。贾诩眯眼看一眼杨怀,见杨怀也是一般的惊骇模样,难道他真的不知道,贾诩心想。众将急忙跟着陈林出门,贾诩偷偷拉住黄燕,低声说了几句,黄燕双眼一眯,遂跑出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