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后勤改革号角(2)(1 / 2)

加入书签

约翰的第三个建议,是关于军事后勤人员培养和训练的。无论是打造陆军资产透明体系还是改进部队补给模式,都离不开一支专业的后勤队伍。

约翰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改变整个陆军后勤体系,各何况他也就是个纸上谈兵的二把刀,真论起实际操作来还不如马丁他们呢。

在建议里,约翰除了提出要打造后勤人才教育体系,组建专门的后勤军官培训班,加强部队后勤支援系统的日常训练,定期举行后勤科目考核和演习等常规办法外,还特别提出了要从全国著名的商学院引进一批专业人才。

没错,不是从看起来与后勤工作联系紧密的数学、统计、会计等学科,而是貌似毫不相干的商学院。约翰认为,工业时代的战争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神秘性和骑士精神,变得越来越依赖于各国的经济实力,因此很多“商业性方法”对战争同样适用。

在他看来,工业时代的国家就像是一个大蚂蚁窝,每个国民都是其中的一只小蚂蚁。一旦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围绕着夺取胜利这个最终目标,每个个体都被安排了不同的任务职责。一个国家的战争实力,就是所有这些个体力量经过协同配合而形成的合力。

这时候,如何进行最有效的协同配合就非常关键了。需要有人对数以万计的社会职责分工进行逐一地分类,妥善安排去执行各项任务的人、财、物,确保国家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这些恰恰是商学院的教授和学生们最擅长的。

约翰能够想到这一点,完全是受到了麦克纳马拉的启发。历史上,麦克纳马拉和他那帮被后世称为“蓝血十杰”的哈佛商学院同学,曾在桑顿上校的带领下加入了陆军航空队的统计管制处。

在那里,麦克纳马拉成功运用了他惊人的数字天赋,为陆军航空队的工作计划找出最高效的执行方案。李梅将军曾回忆说,麦克纳马拉只不过把大学作业搬上了战场,就使他的b-29轰炸机增加30%的飞航能力。麦克纳马拉通过对飞行员和飞机数据进行分析,重新排出的飞行员出勤时间表,能使航空队作战效率比李梅幕僚所安排的高出许多。

约翰认为,美国陆军后勤系统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批像麦克纳马拉这样精通数据分析、崇尚效率的管理人才。哪怕那些商学院的教授、学生没有麦克纳马拉这么“妖孽”,能够有“10022架飞机,加上120765名航空队人员,可以完成44艘舰艇加上3200名水兵目前所做的工作”之类的惊人发现。但至少可以使陆军后勤计划的制定更为准确合理。

在二战历史上,美军在制定后勤计划时的保守程度简直让其他参战国的人叹为观止。真可谓是财大气粗,拿钱不当钱。几乎每一场战役,后勤部门都恨不得把前线的物资补给困难程度考虑严重很多倍。

回过头来看看当时美军后勤部门制定的计划简直有些可笑。比如他们会设想法国公路状况使得汽车每日平均行进距离只有160公里,因此从铁路线向部队实施补给的距离最多不得超过75公里。而实际情况是至少再远个两三倍都没有问题。

再比如,他们总习惯按每个师每天650吨(实际情况是一般都不超过400吨)的最高物资消耗量来安排补给计划。因此,他们在给法国的22个美国师准备了227个军需汽车连后,还坚持认为尚需再配备100个汽车连,才能满足“眼镜蛇”行动的物资补给需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