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少年江南说》(1 / 2)

加入书签

这首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确实特别符合目前的情况。

在座的太学生,文学素养都是有的。

这首诗浅显易懂,他们听一遍就能够了解。

文人都习惯以诗言志,从这首诗当中,在座的人都能够听出高大全的忧国忧民之心。

这是一首典型的政治诗,从前高大全没写过这样的诗。

虽然读来并没有让人特别惊艳,但是一个爱国者的形象却喷薄而出,对高大全的个人形象塑造极有帮助。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很显然,诗人直面了死气沉沉的官场现实,并且认为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其实就是说要经过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朝廷破格荐用人材。

短短二十八个字,听起来却让人心生感动。

这就是诗词的魅力。

太学礼堂内,又自发形成了雷鸣般的掌声。

从这首诗里,他们看不到任何高大全想为自己谋利的想法,反而只能看到高大全在为他们的未来担忧。

当然,太学生们听来是感动,以二程为首的这些老家伙,就是怎么听怎么刺耳了。

“高大全,你如此大放厥词,难道还想官家退位不成?”程颢冷笑,给高大全挖了一个大坑。

这个坑,高大全没有跳。

他干脆没有理会程颢。

“高某所思所想,今天已经尽诉诸君。大家可还有什么想问的吗?”高大全略过程颢,直接对话在场的太学生。

有人举手,高大全便让这位学生站起来说话。

“高博士,我想问,在您眼中,老人和年轻人到底有什么区别?而这个标准又是怎么划分的?”

高大全示意这位同学坐下,然后为他的问题鼓了一个掌。

“这位同学问的很好,大家刚才听我的话,很可能就认为我片面的否定老年人的成就,我绝对没有那个意思。我所说的老人,是指的二程这种不思进取的老人,是指的八大博士这种尸位素餐的老人,却不是指的那种忧国忧民的老人。”

八大博士齐齐吐血。

“我说的老,是一种心态,因循守旧,否认任何创新,拒绝任何改变。这种老,与年龄无关。王荆公主持变法之时,已经年逾半百,可是在我眼中,王荆公就是一个年轻人。相反,很多年纪很小的人却行事古板教条,一切奉行上意,这种人,就是我眼中的老人。”

“说道老人和年轻人的区别,在我眼中也很明显。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高大全气都不喘的说道这儿,很多人都已经惊了。

高大全说的这些东西,一点不难理解,辞藻也没有特别华丽。

但是这种出口成章的能力,着实是让人佩服。

这才叫知识底蕴。

到了此时,再没有人怀疑高大全的才华。

高大全不知道这些东西,他还在继续说:“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

“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

一口气说道这里,高大全才盖棺定论:“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人是这样,国家也是如此。

而显然,大宋,就是那个“老年人”。

很多人此刻都有一种明悟的感觉。

高大全的比喻,生动形象,以太学生的文化底蕴,不会理解不了。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从内心深处赞同。

他们期待,高大全还能说出什么东西来。

高大全真的可以。

“造成今日之老朽大宋者,则江南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大宋者,则江南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将迁居地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将迁居者,不爱护其窗栊,不洁治其庭庑,俗人恒情,亦何足怪。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大宋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箠之惨酷,惟我少年当之;大宋如称霸宇内,主宰九州,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宋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宋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说到这里,高大全停了一下,给大家体会的空间。

因为他知道,下面的两段话,足以让他们热血沸腾,不能自己。

事实上,很多太学生听到这里,就已经不能自己了。

就连很多青年教师,此刻都有些后悔。

“我感觉,高博士说的没错。”

“我也后悔了,不该那么冲动的罢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