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三 圣人出的难题(1 / 2)

加入书签

%作者最近打工太多,但表示绝不弃坑。%

李治在南京行宫花天酒地一个月以后,总算没忘记自己姓什么,还是以国事为重。带着修复了友谊的萧贵妃一同回京。他这一回不要紧,京内的形式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问题不来自别人,恰恰来自皇帝本人:他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京城,但他的一举一动,又确确实实的影响着内阁的决策。

李治一回来,就召见了宰相团。

这几年,宰相团几名老人纷纷退休,马周退休以后,历史上也进入了宰相团的褚遂良替代。张行成也退休了,代替他的是于志宁。他们与许敬宗,高季辅,崔敦礼组成了文官内阁;李世绩和李靖组成了军事内阁。长孙无忌在高层混的太久,不得不退居二线,遥控指挥局势。李治并没有把他当外人,一起招来开会。

会议在新建的禁苑内的新设计的宫殿内举行,名字仍然叫麟德殿。这一群建筑群采用了哥特式的建筑风格,他们由人造石材(水泥)为柱,在十多米高的尺度上建立弧拱。

后世的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都是哥特式建筑。

这样的建筑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巨高。最高的哥特式大教堂是位于德国拜仁州多瑙河边的乌尔姆城内的乌尔姆修道院,它的主塔高达161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走在一两公里外,都能被他及其夸张的视角所震撼。巴黎圣母院也本来设计有科隆大教堂一样的高塔,但由于预算原因一直没有完工,就变成了今天看到的那个样子。

这个技术一个很关键的结构,在于建筑物侧面的斜撑。这些斜撑可以在高大的主立柱顶端,承受拱顶的负载时,产生侧向的力时,提供一个平衡。选择这样的结构,其实也是这种建筑结构的必然选择。大礼堂两侧的斜撑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中古时期欧洲的建筑师,为了使主立柱侧的斜撑不被浪费,就设计了教堂主要空间以外,两侧的空间。也就形成了这些哥特式教堂三分结构的样子。

修建麟德殿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逐渐将太极宫转为朝廷的公共办公机构。皇家的活动,将转到这些更新,更有威慑力的建筑之中。

当然了,新的麟德殿像一个中式的哥特式建筑。它底座和结构都借鉴了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但是穹顶和屋面则是采用了唐代时期简练大气的风格。它有一个特别大的三级屋顶,高高的盖在柱墙之上,远远望去,活像一颗方头蘑菇。

不过这样一个建筑,尺度并不是很大。它也是三间,每间八米宽,一共二十四米宽。长四十米,没有主塔。山墙和前厅是主要构造,高四十米。前半截是一个二十乘以二十四米的巨大的开放空间。是李治的书房以及御前会议的召开地。容纳几十人没问题。

往后的则是一个八层高的居住用的建筑。李治的卧室和所有后妃的居所都在这里。一旦李治在这里居住,这个高大的建筑顶端就会升起代表皇室的红底黑龙旗。

因此宰相团怀着或多或少的忐忑心思来到这个象征着皇室威严的麟德殿时,先就被高大山墙上的龙头图案给震的不轻。见到李治时,内心的崇敬愈发加重了。

李治自己倒没有那么多想法,他的手里拿着一份报告。这个报告是前首相,平民权益的忠实斗士邓子通发来了。他并没有打算出示给内阁团看。

“朕不在西京的这段时间,诸位爱卿辛苦了。”李治和颜悦se的开场白,却打算丢给他们一个大难题。

宰相团浑然不觉,还在盘算着自己的小算盘和小帮派如何不要被李治所搅局。

于是宰相团和狄仁杰首相就按部就班的汇报工作,无非就是工资情况如何,粮食情况如何,人事安排情况如何如何,考核情况如何。任免情况如何,等等等。李治虽然没有兴趣,也只得按照程序,听他们讲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