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培养孩子(1 / 2)

加入书签

第四节 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8-04-15 作者: 曾建英

第四节 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需要他们解决的问题时,他们的表现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有些孩子可以在自己所能控制的范围内接受挑战。他们会探索各种途径,一旦发现此路不通,就会修改自己的消极看法,以便提高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另外,他们在做出选择时,对可能会遇到的障碍会有充分的估计,并且把错误和挫折看做学习的机会。当然,还有很多孩子会表现得说不清问题,想不出办法,排除不了困难。他们犹如船长在海上航行失去了指南针,无法根据正确的判断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只好随波逐流。有些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变得麻木,不知道该怎么做;另有一些孩子则凭一时冲动行事,完全不计后果。还有一些孩子,临床医生常把他们形容成“困难儿童”,其理由之一就是,这些孩子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们的行为特征常常表现为做事缺乏思考。

当你在思考为什么孩子之间会形成这种差异时,我不得不指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家长。无论我们是否有这样的意识,所有家长都对如何指导孩子处理问题,有自己的想法。有时候,这些想法却是障碍,妨碍孩子形成和发展做决定的能力。最典型的有以下三种:

障碍一 认为孩子没有做决定的能力,代替孩子做决定

许多家长不相信孩子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学龄前孩子或比较有个性的孩子的家长更是如此。我们并不是建议家长把最后的决定权交给孩子,而是指家长必须提出指导意见,必须给孩子提供机会,就像塞拉诺夫妇最终做到的那样,在孩子的认知和情感范围内,给孩子一些选择。

假如我们不认为孩子有能力解决问题,做出决定,我们就无法让他们尽早具备这种重要能力。我们必须牢记,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从小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

障碍二 要求孩子解决的问题,超出了孩子的能力

假如孩子所面临的选择和问题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那么让他们去做选择时,他们会觉得不安全。一旦他们有了不安全的感觉,家长就会不由自主地介入,代替他们做决定,这样又会危及他们的自主意识。

障碍三 只有当我们觉得孩子的决定是最好的时候,才允许他们做决定

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解决问题,经受住来自同龄人的压力。但这些家长还有一个潜台词,那就是“只有当孩子独立做出的决定,在我看来是最好的时候,我才放心地让孩子独立思考”。

有时候家长在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后,往往又因为孩子的选择不是最好的而否定孩子,这样做法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对家长的话不再信任,还会觉得自己的自主意识被剥夺了,继而排斥主动解决类似问题。因此,一旦我们要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做出选择,我们就必须确定,孩子做出的选择是孩子自己觉得合适的。

了解完这些不利于培养孩子问题解决能力的障碍后,我们接下来将要了解如何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案例分析

讲述人:石女士

宝宝资料:安安,女孩,四岁

我女儿安安很爱告状,谁抢了她的玩具,谁和她吵架了,她一准哭着跑来告状,有时还非拽着我和她爸爸去“裁判”。起初我并没当回事,心想孩子多半都爱告状。可后来幼儿园老师跟我反映,说格格和小伙伴玩时,不会自己处理问题,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向老师告状。老师说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会与同伴沟通,不要什么事都告状,一味依赖大人。

老师的话很有道理,于是我便开始思考怎么纠正女儿爱告状的毛病,让她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没多久,正好遇到了一件事。那天我同事带着她女儿到家里来玩,说好了在我们家吃午饭,大人在厨房里忙,女儿一会儿就跑来告状:“姐姐坏,不给我遥控器。”原来,两个孩子一个要看动画片,一个要看文艺节目,比女儿大半岁的小姐姐握着遥控器不让换台。我说,你去跟姐姐商量,自己解决。女儿见我不管,“噔噔噔”跑回客厅,不一会儿,客厅里便传来了女儿的哭声。我过去一看,女儿正坐在地上大哭,小客人也气呼呼地噘着嘴,闹着要回自己家。

我觉得有必要借这件事教育一下女儿。客人走后,我问安安:“姐姐不让你看动画片,你怎么说的?”女儿说:“我说这是我们家的电视。”“那后来呢?”女儿说:“我要抢遥控器,她不给,还把我推倒了。”我启发她:“你想想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处理这件事?记不记得平时爸爸妈妈想看不同的电视节目时怎么做的?”女儿想了想说:“爸爸就让给妈妈看。”我说:“对呀,那你为什么不能让给客人呢?还有,你不该说‘这是我们家的电视’。假如你到别人家里去玩,小主人什么都不让你碰,说这是她家的,你高兴吗?”我引导她学着换位思考。见她不吱声,我又说:“小姐姐今天生气了,有什么办法能和小姐姐和好?”女儿歪着小脑袋想了想,说:“我请她看‘动漫’。”我高兴地说:“好啊!妈妈给你电话号码,你自己邀请她吧!”过了几天,女儿果然把小姐姐邀请来了,两个人在电脑桌前头挨着头看“动漫”,和好如初。

为了帮助孩子改掉爱告状的毛病,我还认真地咨询了育儿专家。专家告诉我,3~6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刚萌芽,有了初步的独立意识,但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和实际处事能力又偏弱,为了解决问题,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告状”,其目的是向成人求助,因此家长要多教给孩子一些解决矛盾与冲突的策略。

我努力地根据专家的建议进行尝试,在我的刻意引导下,安安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渐渐有了长进,告状也越来越少。有一次,她的脸颊被小朋友弄伤了,我当时有点急,要去找对方家长,安安却说,妈妈,他不是故意的。我觉得女儿真是长进了,遇事不但能够自己处理,还学会了包容。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孩子是否能成功解决问题,更多地取决于他的经历而非聪明程度。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年龄小,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运用一些策略和办法来解决问题。家长最好不要包办代替,在孩子不需要的时候擅自帮助孩子或替孩子作决定,因为一旦失去锻炼机会,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退化,遇到问题就会束手无策。应给孩子足够的机会、适当的鼓励和具体的指导,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好孩子成长过程中这不可或缺的一课。

亲子课堂

要培养孩子问题解决能力,家长应当了解以下几种科学的培养原则:

给孩子做解决问题的榜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